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研究—基于陕西省面板数据分析

关键词: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测评, 低碳城市政策建议

  摘要


全球变暖已成为整个人类世界的共同威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7年发表的全球气候评估报告中表明了全球气温正在逐年变暖这一严酷事实,而气候变暖主要是由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所致。城市作为世界人口的生产和生活中心,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为此“低碳城市”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的发展方式无论是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大多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使得工业成为国家的基石命脉,因此不可避免会以大量的资源消耗换取经济发展,从而在利用资源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在发达国家,消费这一环节同样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综上,不同国情国家都面临高碳排放的问题。通过国际上已进行的尝试和研究发现“低碳城市”是较为可行的降低碳排放理念之一。在本文中,认为低碳城市应是以最小的碳排放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基础,在城市环境优良为前提下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进而研究了环境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弧弹性指标、碳排放强度指对衡量“低碳城市”的作用。
全文通过第一章、第二章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出现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加以介绍;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首先通过建立四类指标—环境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弧弹性指标、碳排放强度指标对陕西省低碳城市进行量化,得到在陕西范围内相对较低碳的地级市,然后在提出这种研究方法的缺陷与不足,以及未来在评价体系研究方面的努力方向;第四、五两章在总结一至三章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及政策建议。从低碳城市的组成元素到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再到其政策建议逐步介绍到底怎样做能才能够促进低碳城市的建设,发展低碳经济。第六章主要通过前六章的内容,对全文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与归纳。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三章,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经验,利用碳排放强度,脱钩理论等概念、工具进行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建立。由于目前并没有权威理论认定何种属性的城市能够称为低碳城市,因而研究城市之间以某种方式进行低碳程度排序可谓是本文最重要的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