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813材料科学基础(A)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813材料科学基础(A )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813材料科学基础(A )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5

201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813材料科学基础(A )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9

201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813材料科学基础(A )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12

2017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813材料科学基础(A )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15

一、简答题

1. 举例说明材料的基本强化形式有哪几种,并说明其中三种的强化机制。

【答案】通过合金化、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等手段提高金属材料强度的方法,称为材料的强化。其强化基本形式有:固溶强化、形变强化、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细化晶粒强化等。

这些强化方式总的来说是向晶体内引入大量晶体缺陷,如位错、点缺陷、异类原子、晶界、高度弥散的质点或不均匀性(如偏聚)等,这些缺陷阻碍位错运动,也会明显地提高材料强度。 (1)固溶强化:无论是代位原子或是填隙原子,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原子偏聚而形成气团。对代位点阵来说,当溶质原子比溶剂原子的直径大时,溶质原子有富集在刃型位错受胀区的趋向;反之,富集于受压区。填隙原子则总是向受胀区富集。这种靠扩散在位错附近富集的现象,称为柯氏气团(Cottrellatmosphere )。柯氏气团对位错有钉扎作用,从而使强度提高。 (2)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过饱和固溶体随温度下降或在长时间保温过程中(时效)发生脱溶分

,解。时效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如铝合金在时效过程中先产生GP 区,继而析出过渡相(0”及e' )

最后形成热力学稳定的平衡相(0)。细小的沉淀物分散于基体之中,阻碍着位错运动而产生强化作用,这就是“沉淀强化”或“时效强化”。

(3)加工硬化:冷变形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大量位错,这些位错部分成为不可动位错,从而导致其对可动位错的阻力增大,引起材料继续变形困难,形成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

2. 何为金属材料的加工硬化?如何解决加工硬化给后续加工带来的困难?

【答案】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不断上升,而塑性和韧性不断下降,这一现象称为“加工硬化”。该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外力増加使得位错不断増殖,位错之间相互交结、反应使得位错的运动变得困难。该现象可以用再结晶退火处理消除加工硬化对后续加工带来的困难。

3. 晶界从结构上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晶界结构的普遍特点是什么?

【答案】(1)从结构上来看,晶界可分为小角度晶界和大角度晶界,其中小角度晶界又可以分为:倾斜晶界、扭转晶界和重合晶界。

(2)晶界结构的普遍特点是原子排列比晶内混乱的多,特别是大角晶界上原子排列更加混乱。

4. 何谓塑料?何谓橡胶?两者在室温时的力学性能有何显著差别?

【答案】塑料是指室温下处于玻璃态的高分子材料。

橡胶是指室温下处于高弹态的高分子材料。

室温下,塑料的硬度较高,但其脆性较大,容易脆性断裂,弹性较低;橡胶的硬度较低,但脆性较小,不易断裂,弹性较高容易发生弹性变形。

5. 以低碳钢的拉伸曲线为例,运用位错理论说明屈服现象及加工硬化现象。

【答案】低碳钢的屈服是由于低碳钢中的碳是间隙原子,它与铁素体中的位错交互作用形成溶质原子气团,即所谓的柯氏气团。该气团对位错有钉扎作用,只有在较大的应力作用下,位错才能脱离溶质原子的钉扎,表现为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上屈服点。而一旦位错脱钉,继续滑移,就不需要那么大应力了,表现为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下屈服点和水平台阶。当继续变形时,由于位错数量的大大増加,导致应力又出现升高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现象。这是由于冷变形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大量位错,这些位错部分成为不可动位错,从而导致其对可动位错的阻力增大,引起材料继续变形困难,形成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

6. 纯铁在950°C渗碳,表面浓度达到0.9%C,缓慢冷却后,重新加热到800°C继续渗碳,试列出:(1)达到800°C 时,工件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分布区域示意图;(2)在800°C 长时间渗碳后(碳气氛为1.5%C), 工件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分布区域示意图,并解释组织形成的原因;(3)在800°C 长时间渗碳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组织分布区域示意图。[武汉科技大学2009研]

【答案】(1)工件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分布区域如图1所示。

(2)工件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分布区域如图2所示:。

图1 图2

800°C 时奥氏体的最大溶解度为0.9%C,表面渗碳体的形成:由于渗碳气氛为1.5%C, 大大超过奥氏

体的溶解度,因此表面将形成渗碳体。原有的奥氏体区在扩散中扩大,原有的二相区将完全消失。这是因为随扩散进行,奥氏体/铁素体边界奥氏体的碳浓度将增加,超过0.4%C不再与铁素体保持平衡。奥氏体中的碳将向铁素体扩散,当铁素体的碳浓度达到0.4%C后及转变为奥氏体。 (3)室温的组织分布区域如图3所示。

图3

7. 画出一个六方晶胞,并标注出坐标原点和基矢

面。

【答案】如图所示。 然后在晶胞中画出(1212)晶

8. 假如从试验得到如图所示的高聚物形变-温度曲线,请问它们各主要适合做什么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为什么?

【答案】(a )适合做塑料,由于其室温为玻璃态,玻璃化温度Tg 远高于室温;(b )适合做橡胶,由于室温为高弹态,而且高弹区很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