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637社会保障之社会保障理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法规

【答案】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称“条例”、“规定”和“办法”等。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决定制定的行政法规,称“暂行条例”或者“暂行规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确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

2. 社区服务

【答案】社区服务是指以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以社区为主体的社会服务。是由政府倡导,以群众自治、自我服务为主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社会基层组织载体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延伸及必要的补充。

3. 医疗保险

【答案】医疗保险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伤害时提供的社会保险项目,既包括医疗费用的给付,也包括医疗服务。医疗保险目的是恢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补偿劳动者在病假期间的生活开销,在各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医疗保险是仅次于养老保险的又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

4. 初次分配

【答案】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在国民收入生产部门内部各集团、各阶层及其成员之间进行的分配,是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按照各种要素主体对产出直接做出的贡献大小给予的货币补偿。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人被分解为三个部分,即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职工个人收入,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原则。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的具体操作、运行和产生的结果都是由市场来实现的,强调市场中各主体的权力仅在于通过自身需求和供给行为对初次分配产生影响,分配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

5. 系统性风险

【答案】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中的系统性风险,是指对基金而言是外部的、无法在组合投资中被分散的风险,是所有投资者要承担、由市场共同性因素所影响的风险。系统性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经济周期风险、购买力风险和市场缺陷风险。

6. 劳动能力测试

【答案】劳动能力测试是以同年龄、同性别健康人群的平均劳动能力作为对照标准,评价工伤职工伤残后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大小。这一评价标准的优点是比较客观,可比性强,缺点是评价指标多,操作复杂。

7. 《恤荫恩赏章程》

【答案】清朝宣统二年八月,当时的清陆军部向宣统皇帝奏奉了厘定的《恤荫恩赏章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军人保障条例,该条例共分8章48条,对军人死亡、伤残抚恤及通过恩赏世职等办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由国家议恤的范围分为阵亡、伤亡、因公殉命、积劳病故、临战受伤等五类,分别情况可享有世职荫袭、恩恤金、恩抚金等待遇和荣誉。

8. 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

【答案】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的解释与比较如下:

(1)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的解释

社会福利是指在社会保障体系中,除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这三者以外的有关社会保障措施,其内容包括公益性福利、职工福利、妇女和儿童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及住房福利。

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特定优抚对象一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退伍官兵及其家属所给予的优待、抚恤和社会褒扬。

(2)社会福利与社会优抚的比较

①从保障对象来看

社会福利按照其不同的项目面向特定的群体,其范围较广; 社会优抚仅针对的是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和牺牲的军属、烈属、残废军人、退伍官兵及其家属。

②从保障性质来看

社会福利不仅保障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生存需要,还要保证个人和社会有发展的可能。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 社会优抚是对特定优抚对象给子的优待、抚恤和社会褒扬。

③给付方式来看

社会福利以提供社会服务为主; 社会优抚主要包括优待、抚恤和社会褒扬等形式。

二、简答题

9. 简述员工住房福利的形式及其特点。

【答案】(1)员工福利的形式有:

a. 现金补助类。是指企业直接以现金的形式为员工提供的住房福利计划,它通常包括补充性住房公积金和现金住房补贴。

b. 实物资助类。这类计划是指企业直接或间接为员工提供居住场所的方式。通常的做法有:为

需要的员工提供宿舍或公寓和直接为员工购房或建房两种。

c. 购房贷款类。企业通过建立员工福利基金或专门的住房基金为购房的员工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在实施的过程中通常与奖励制度结合,作为对绩优员工的一种奖励。

(2)员工住房福利的特点是:

①具有激励因素的特点

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本身的性质有关的因素。员工住房福利计划因为往往与奖励制度联系,是对员工工作或贡献的肯定,更注重效率,而不是公平。

②具有自愿性的特点

体现了员工福利的弹性化发展趋势。一方面,员工住房福利计划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自愿举办; 另一方面,有些计划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愿选择参加与否。

③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管理能力、经济实力等实际情况和员工的需求特点(如年龄结构)以及经营战略,举办多种形式的员工住房福利计划。

④企业自主管理

虽然在某些方面受到国家政策上的约束,但在设计和管理上均属于企业自愿选择并符合本企业追求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体现了举办者特有的管理风格。

10.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复合性功能。

【答案】社会保障制度的复合性功能简述如下:

社会保障享有“社会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的美誉。社会保障的功能不是一种单一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伦理的局部调节功能,而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社会结构变化中形成的一种复合型社会功能系统。它的发展状况是经济与社会进步的标志。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复合性功能可做如下理解:

(1)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收入补偿、支出补偿以及互助互济,使受到创伤的社会机体和个人机体得以恢复,并重新投入运行,调节市场竞争机制、效率机制、动力机制与社会公平机制、均衡机制、稳定机制之间的矛盾。

(2)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作为一种经济变量,对经济运行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①在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增加,使得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减少、支出增加,有助于使劳动者的收入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缓解经济萧条程度,又可以从增加购买力方面刺激和推动经济复苏。

②在经济繁荣时期,就业增加和贫困人数的减少使社会保障的积累收大于支,相对减少了人们的货币收入,从而起到一定的抑制需求的作用。在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积累和给付与所得税、农产品支持制度相提并论,被誉为调节经济波动的大手段。

③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保障在刺激需求方面的作用比其减少需求的作用要大。由于社会保障津贴支付是政府的一项契约性义务,个人津贴水平具有能上不能下的“刚性”,所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