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苏州大学社会学院826社会保障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贝弗里奇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答案】(1)贝弗里奇计划的主要内容

贝弗里奇报告建议社会保障计划应该包括:社会保险一一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 社会救济一一满足居民在特殊情况下的需要; 自愿保险一一满足那些收入较多的居民的较高的需要。

此报告还提出了六条原则:基本生活资料补贴标准一致的原则; 保险费标准一致的原则; 补助必须充分的原则; 全面和普遍性的原则,即社会保障应覆盖全休居民并包括他们不同的保障需要; 管理责任统一的原则; 区别对待的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在贝弗里奇计划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内容广泛的高福利制度; 法国也在“全国抵抗理事会纲领”的基础上,于1946年实行了新的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2)贝弗里奇计划的影响

①英国

1941年,英国政府委托贝弗里奇负责制定战后实行的社会保障训划。这个计划于1942年年底以《社会保险及有关福利间题的报告》为题发表,提出在战胜德国法西斯后,英国将建立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英国于1948年正式宣布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经过此后20年的改进完善,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成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高福利化、统一管理体制、为公民提供“一揽子”预防性保障的,由国家承担最后责任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②瑞典

瑞典自1948年开始,致力于建设“福利国家”。按照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原则,所有公民都有权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并由国家承担多种风险。保障内容除生育、疾病、伤残、失业、养老外,还有儿童、遗属、单亲家庭、住房、教育和培训津贴。除现金津贴外,还提供医疗、护理等项服务。这种全民性保险和广泛而优厚的补贴制度,使瑞典获得了“福利国家橱窗”之称。

③其他国家

其他西欧国家和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也都经过多次补充修订,扩大了保障范围,增加了项目,提高了待遇,争相向“福利国家”靠拢。

尽管福利国家在发展中也出现了某些问题,但《贝弗里奇报告》与贝弗里奇本人却在社会保障史上占有着无可争辩的不朽地位,他倡导的理念、原则、方法乃至所确立的福利制度框架,仍然对社会保障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 养老保险具有哪些功能?

【答案】养老保险的功能有:

(1)保障功能

养老保险是为达到退休年龄而退休的公民提供的一种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使其在推出劳动力市场后依然能够维持其基本生活。

(2)稳定功能

养老保险通过为退休的社会成员发放养老金,起到了调节社会矛盾的作用,避免人们由于生存危机、心理失衡而导致社会冲突,造成社会震荡,具有社会减震器的功能,是预防政治动荡的稳定剂。

(3)公平功能

养老保险是一种收入再分配制度,现收现付制之下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年轻的一代人供养年老的一代,体现了互助共济的原则。

(4)发展功能

养老保险使公民在退休时依然能够有一定的收入,一方面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老年人发展自己的爱好,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文化功能

养老保险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的责任,代际之间的互助共济,这些都有助于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

3. 比较传统军人保障与新型军人保障的异同。

【答案】传统军人保障是指伴随着革命军队的诞生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中国军人保障制度,通常被称为社会优抚或优抚安置。由于传统军人保障制度存在着一些无法自我克服的内在缺陷,以及与市场经济及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等的不适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建立新型的军人保障制度。

(1)传统军人保障与新型军人保障的相同点

①保障对象相同。传统军人保障和新型军人保障的对象是相同的,以军人为保障对象,并惠及家属。

②保障目标相同。军人保障的直接目标是稳定军心、巩固国防,最终目标是稳定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③保障内容全面。传统的和新型的军人保障都是包含了养老、医疗、救助和福利等内容,具有明显的保障内容综合性的特点,是一个以特殊群体对象为划分标志的综合保障系统。

(2)传统军人保障与新型军人保障的不同点

①新型军人保障制度建命了军人保险制度。传统军人保障制度均表现为国家福利和军队的职业福利,没有社会保险性质的制度安排。

②新型军人保障制度完善了军人抚恤制度。针对传统的军人抚恤制度存在的优抚对象抚恤标准长期落后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医疗难等问题日趋突出,有的合法权益等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

③新型军人保障制度重构其他军人保障制度。如在就业安置保障方面,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化与就业竟争化格局,国家退伍军人就业的做法遇到了重大挑战,为此,开始探索自

主择业、国家补贴的做法。在军属优待等方面,一些地方亦探索了现金补贴、劳务服务等做法。

4. 为什么强调失业保险要发挥促进就业的功能? 如何发挥其促进就业的功能?

【答案】(1)强调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可以从失业保险的目标来解释

失业保险的目标可以从大的社会经济层面和失业者个人层面来看。

①从失业者层面来看,失业保险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对他们提供物质帮助,使他们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得以维持,从而为他们再就业提供了缓冲期,使他们有时间寻找新的工作,同时还为失业者提供就业培训和指导,通过帮助失业者提高技能促使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

②从社会经济层面来看,失业保险的目标维护社会稳定、缩小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保障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促使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因此,从失业保险的目标可以看出,失业保险是通过对失业者的生活得保障太促使其再一次就业。因此失业保险必须要发挥促进就业的功能。

(2)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

①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即失业保险机构通过向符合条件的失业者支付失业保险金,保障了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这可以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有时间和条件寻找新的工作。

②增加失业保险金对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抑制失业和开发就业岗位等方面的支出。直接发挥其促进就业的功能。

5. 试列举经济学与社会学界的代表性人物及其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贡献。

【答案】(1)经济学界的代表性人物及其对社会保障理论的贡献

①197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即以社会选择理论等著称于世,在其代表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一书中,阿罗从分析民主制度下寻找进行社会选择的社会福利函数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个人偏好和社会选择的本质二个公理及社会福利函数应满足的五个条件,同时用反证法证明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或“独裁定理”。

②加尔布雷斯主张国家干预,并提出一套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强调个人的生活福利应得到保障、医疗保健事业应有很大发展、环境卫生和居住条件应得到改善,以及文化、教育、艺术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并明确提出用累进所得税制来消除收入不均等。

③阿瑟·奥肯则坚持调和“平等”与“效率”两大价值目标的所谓“第三条道路”,但他仍然赞同通过社会保障措施来调整社会关系。

④庇古,庇古的收入均等化、国家干预论等观点及转移支付主张,对实行有利于穷人的收人再分配政策和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具有相当影响。他的贡献主要是:

a. 作为旧派福利经济学的代表,庇古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他认为福利是表示人的心理状态并寓于人的满足之中,福利的大小可以通过货币来衡量。

b. 庇古针对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得出了政府应当十预经济的结论。c. 庇古还提出了向富

人征税,再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将这部收入转移给穷人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