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陆游研究

关键词:无

  摘要

  在陆游生前死后的一段时间以内,他当然是作为一个寄意恢复、提倡复国的诗人而闻名于世的,但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除明代中叶他的作品很受冷落以外),他却是一个老清客的形象为人们所传颂。如清杨大鹤的选本和汪琬等其他一些人的摹仿,就是专意于他的那部分“和粹诗”。当然也有人认为忠愤诗才算是他的代表作,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60云:   “……《后村诗话》载其诗仅摘其对偶之工,已为皮相。后人选其诗者又略其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唯取其流连光景、可以剽窃移掇再者,转相贩鬻,放翁诗派遂为论着口实……”   直到梁启超誉之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之后,力挽狂澜。人们才不再认为他的闲适诗代表他的主要的思想精神,而一致认为“靖国难”、“雪国耻”的作品是他卓然出群之处。尽管他的这一类作品的数量远远不能与他的闲适诗或其他题材的作品相比,但他在这类作品中所坦露出来的复国热忱、统一渴望、杀敌决心、意志与胆识等内容,却是古代诗人中鲜有其匹敌的。   以爱国主义定义概论陆游的文学无疑是十分全面、贴切的,因为其爱国主义的概念是十分宽泛的,几可涵盖他所有作品。他包括:   1、一生不忘统一、反抗女真贵族压迫的战斗精神和乐观精神,反对国家分裂、“南北会当一”(《仆倾在征西大幕》)的坚定信念;   2、对南方人民生活境况的关心、同情和对朴实民风的热爱与赞美,为他们的精神和肉体所遭到的摧残与蹂躏鸣冤叫屈;   3、对北方人民期望归宋的深切的理解与同情心,对女真贵族统治区人民爱国热情的深刻感受与表达;   4、对南宋投降派苟安偷生、卑琐猥亵及萎靡不振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的鞭挞与讽刺,对统治阶级内部党争及由此引起的不良的政治局面所表达的批判意见;   5、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对祖国山河的歌颂,等等。   所有的这些无疑是十分中肯、全面的,也是书十年来颠扑不破的定论。   笔者之所以不揣冒昧地提出陆游英雄主义的概念并非打算否定已有的成果,标新立异,而是试图以此一概念特指出陆游的那些寄意恢复的诗作,从而得出一些更深入的认识;并将陆游爱国主义的诗歌大集体进行相对独立的划分,对他们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与分析。也就是说在爱国主义的大定义之中将他的倡言北伐的作品作一个局部的放大,并用同样的方式与结论去关照其他一些部分。也许对陆游的诗作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会不无益处。基于这一点,笔者写成若干篇相对独立而又彼此相关的论文,汇成此一专题论文集。   但是由于所存资料很少,且多有出入,我们只能主要地依靠他的《剑南诗稿》来认识他的生平和思想。但事实上抒情诗有时并不能逼真地再现作者的情志,由于文学的比兴手法和其他的修辞方法,我们有时很难还原、确定作者彼时彼地的真实心境;有的诗中所写的内容看纪实,但完全不可考之以史;更有一时率性而至的过激之语、游戏之笔、前后矛盾之处使我们时时不知何去何从,陷入迷茫。有人以为从诗歌中的事实是否信而有征这一点,来判断诗的价值和认识当时社会与人生,就仿佛要从爱克司光透视来鉴定画家和雕刻家所创造的人体美。然而在缺乏丰富和有价值的资料的前提下,我们除了广泛地阅读,多方考证,小心判断以外,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这是主要的困难,还有其他很多的难处。另外笔者才疏学浅、见识俚陋,又惰于上进,更使得论文难上加难,必然漏洞百出,见讥于大方,还望诸位老师多多海涵,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