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古丝绸之路不仅拥有着深远的历史,而且东至发达的东亚经济圈、西达繁荣的欧洲经济圈,这条曾经商旅不绝的国际通道为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等导致物资、劳动等资源的流通速度较慢,这条古道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并且受到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曾经辉煌的古道逐渐的形成了经济凹陷带。习近平主席在扎尔巴耶夫大学讲话中指出:要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区域合作要加强政策、道路、贸易、货币和民心的沟通。道路交通运输成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运输成本降低可以加速人流、物流等因素空间流动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也即,物流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核心变量。那么物流在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本文首先选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涵盖并辐射的十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物流需求、物流供给和物流发展成效三个方面分别选取货运周转量、物流网络里程和物流业产值作为衡量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选取2001-2011年的年度数据,首先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计量结果显示物流对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次分析了经济带中十个省份经济增长的差异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带中十个省份的经济增长对物流依赖程度存在差异,其中陕西、青海和宁夏的经济增长对物流的依赖程度较高,而山西省经济增长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最弱。然而,任何经济要素在具有时间属性的同时也具有空间属性,地理学家W﹒R﹒Tobler指出:“不同区域之间的事物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忽略了空间因素,有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偏差。所以本文在第5章考虑了地理空间因素,对进一步深入分析物流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引入空间地理权重矩阵计算经济带中各省份的物流和经济增长的,结果显示经济带中各省份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考虑空间外部性的条件下,进一步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经济带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货运周转量对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具有正的外部性,物流网络里程对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并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而物流业产值对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具有负的外部性。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