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省培养单位地球化学研究所829构造地质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性岩

【答案】火成岩的一类。二氧化硅含量介于酸性岩和基性岩之间,为52% ~65%。色率一般为20~35,呈中色一浅色。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组成,有时含少量石英。常见的中性深成岩有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二长岩等; 浅成岩有闪长扮岩、石英闪长扮岩等; 喷出岩有安山岩、英安岩和粗面岩等。

2. 化学结构

【答案】化学结构是反映物质分子内部各元素原子的秩序,即原子的联结方式和顺序的范畴,是认识和掌握物质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规律的基础。

3. 温泉

【答案】温泉是指从地下自然涌出的自然水,泉口温度显著地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而又低于(等于)45度的地下水天然露头,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水。一般含有多种活性作用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矿化度,泉水温度常高于30℃以上。温矿泉可对以下疾病具有医疗作用。

4. 去均夷化

【答案】去均夷化是指当侵蚀基准面(海平面)下降,陆地上升时,平衡会被破坏,河流就会重新下蚀,这个过程称为去均夷化,它可形成深切河曲和河流阶遗。

5. 向源侵蚀

【答案】向源侵蚀是指因下蚀作用使河谷向源头方向伸长的过程。河流通过向源侵蚀增加了河谷长度,减小了河床纵坡降,使分水岭缩小。由于各条河流的水量,河源地面坡度、岩性及其构造等因素的不同,导致各河流向源侵蚀速度不同。

6. 地热梯度

【答案】地热梯度即“地热增温率”。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的数值。地热

增温率平均每深33米,温度约升高1℃。这一增温率至地下深处(地幔)时,则不按此规律进行。

7. 生物层序律

【答案】生物层序律是指有机物的化石(包括动物群和植物群)在地层中,彼此有一定的相互联系的可以辨别的演化顺序。每一个地层建造都有其特殊的总的生物面貌,它既不同于上覆地层,也不同于下伏地层。所以,岩石的年龄可以根据其所含化石的面貌(即生物群)加以鉴别。

8. 陆壳

【答案】陆壳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地壳,主要表现为大陆、大陆边缘海以及较小的浅海。地壳的化学组成以硅铝质为特点,可分为两大类岩石:一类是地壳上部的相对未变形的沉积岩或火山岩堆积,另一类是己经变形变质的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带。后者构成地球表面的山脉或在地壳深部,前者多在地壳表层的盆地及其边缘。地壳可以承受强烈的板块构造运动,所以目前能寻找到38亿年前的地壳。

9. 喀斯特(岩溶)地形

【答案】喀斯特(岩溶)地形是指岩溶作用形成的各种地形。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十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二、简答题

10.试述产生物理风化作用的原因。

【答案】产生物理风化作用的原因如下

(1)岩石释重

三类岩石在其形成之后,都可能因为上覆巨厚的岩层而承受巨大的静压力。一旦上覆岩层遭受剥削而卸荷,岩石就会产生向上或向外的膨胀作用,形成一系列与地表平行的节理。

(2)温度变化

白天岩石在阳光照射下,表层先升温,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使岩石内外之间出现温差,各部分膨胀不同,形成与表面平行的风化裂隙。夜晚,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向岩石内部传播递,内部仍在缓慢的升温膨胀,而岩石表面却迅速散热降温,体积收缩,时间长了,导致岩石层层剥落,最后崩解成碎块。

(3)水的冻结与融化

在一些寒温带,当岩石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时,液态水就变为固态水,体积膨胀约9%。这对裂隙产生犷很大的膨胀压力,使原有的裂隙进一步扩大。当温度升高到冰点以上时,冰由融化成水,体积减少,扩大的空隙中又有水渗入。这样年复一年,就会使岩体逐渐崩解成碎块。

(4)可溶盐的结晶与潮解

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可溶性盐类。有些盐类有很大的吸湿性,能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水分而潮解成溶液。温度升高,水分蒸发,盐分又结晶析出,体积显著增大。岩石的裂隙逐渐增大,导致岩石松散破坏。

11.陨石可为几类? 它们各自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对研究地球有哪些实际意义?

【答案】陨石根据其内部的铁镍金属含量高低通常分为四大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玻璃陨石。

(1)石陨石

石陨石上硅酸盐矿物如橄榄石、辉石和少量斜长石组成,也含少量金属铁微粒,有时可达20以上。密度3至3.5。石陨石占陨石总量的95%。主要矿物有贵橄榄石、古铜辉石、铁纹石和陨硫铁; 次要矿物有单斜辉石、斜长石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铁陨石

铁陨石中含有90%的铁,8%的镍,该陨铁含铁88.67%,含镍9.27%。其中含有多种地球上没有矿物,如锥纹石、镍纹石等宇宙矿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3)石铁陨石

石铁陨石由铁、镍和硅、酸、盐矿物组成,铁镍金属含量30至65,该类陨石含铁70%以上,其次为硅、铝、镍,主要矿物有锥纹石、镍纹石、合纹石等,次要矿物为陨硫铁、铬铁矿、石墨等。这类陨石约占陨石总量的1.2,故商业价值最高。

(4)玻璃陨石

玻璃陨石为半透明的玻璃质体,有微弱磁性,颜色为墨绿色、绿色、淡绿色、棕色、褐色、深褐色,还有少见的朱砂色。比重为2.6至3.0左右。玻璃陨石是在高空、高温、高压和高速下形成的

12.哪些地质作用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哪些地质作用不利于人类的生存? 又有哪些地质作用既可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有利的一面,也可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不利的一面?

【答案】(1)有利的

①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会给农业带来肥沃的土壤,促进农业发展; 同时沉积作用有利于削高补低作用的进行,是地面变得平坦,有利于人类活动。

②剥蚀作用:风化剥蚀作用使得地表地形地貌产生变化,也有利于削高补低作用,减少地表高差。

③搬运作用:搬运作用使得地表被风化剥蚀的碎屑物随着搬运介质而搬离原始位置,再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如黄土高坡的形成。

(2)不利的

①地壳运动:地壳运动使得大陆变得动荡,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地震火山活动频发,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②地震:地震是地壳强烈的震动,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破坏地表形态,为国民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3)既有不利的又有利的

①火山活动:火山活动可以瞬间改变区域地貌,同时一也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带来恶劣天气,但是火山活动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好处,如火山灰会使土壤变得肥沃,火山活动形成的地热和温泉可以被人类开发利用,为人类带来经济收入,改善不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