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金融学、信用管理方向之货币银行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

【答案】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指出口信贷的两种主要形式。出口信贷是出口国政府通过银行对出口贸易提供的信贷,目的在于支持和扩大本国出口,主要用于出口贸易中金额较大,付款期较长的交易。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方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商业信贷,一般限于合同金额的85%。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方的商业信贷,也即出口商向国外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信贷方式。这两种信贷方式都属于政策性贷款,政府予以补贴,利率较低,条件较优惠。但出于便于控制考虑,银行更愿意采用卖方信贷形式。

2. 货币供给新论

【答案】虽然货币供给理论比那种将货币乘数看作常数的简单机械方法大为进步,但它仍受到一些经济学家的挑战,其方法被称为“新论”(New view)。新论的领导者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托宾教授。新论的支持者认为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的界限模糊,他们采取将货币理论看成是资产组合理论的分析方法,批评货币供给理论乘数方法所隐含的货币供给是可以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的观点,而认为货币供应是一个反映银行和其他经济单位行为变化的内生变量,他们的注意力不在货币数量及其流通速度上,而是集中于所有资产的供求关系、报酬率及信用的可获得性等方面。

二、简答题

3. 简述纸币流通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自动调节机制。

【答案】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功效在金本位和纸币本位的货币制度下是不同的,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逆差自动调节机制比金本位汇率制度下自动调节过程复杂一些,具体调节过程通过以下三种机制来实现。

①利率机制。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货币当局必须减少外汇储备,造成本币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这使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又会导致资本流入增加,从而改善资本与金融账户,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反之,国际收支盈余则会通过利率下降使资本流出,从而恶化资本与金融账户,使盈余减少或消除。

②收入机制。收入机制是指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下降,从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反之国际收支顺差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引起社会总需求增加,进口需求增加,从而贸易收支恶化。

③相对价格机制。国际收支赤字时,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导致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相对外

国产品价格下跌会增强本国产品竞争力,使出口增长,进口减少,从而改善经常账户余额,使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盈余会通过物价上升而减少或消除。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是通过国内宏观经济变量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对外均衡目标的实现是以牺牲国内经济均衡(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为代价的。

4. 简述货币市场基金的特征。

【答案】货币市场基金,是一种功能类似于银行活期存款,而收益却高于银行存款的低风险投资产品。它为个人及企业提供了一种能够与银行中短期存款相替代,相对安全、收益稳定的投资方式;而且既可以在提供本金安全性的基础上,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又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货币市场基金的基本特征:

(1)基金单位是1元。货币市场基金与其他投资于股票的基金最主要的不同在于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是每个基金单位1元。投资该基金后,投资者可利用收益再投资,投资收益就不断累积,增加投资者所拥有的基金份额。比如某投资者以100元投资于某货币市场基金,可拥有100个基金单位,1年后,若投资报酬是8%,那么该投资者就多了8个基金单位,总共为108个基金单位,价值108元。

(2)评价标准是收益率。衡量货币市场基金表现好坏的标准是收益率,这与其他基金以净资产价值增值获利不同。

(3)流动性好、安全性高。这些特点主要源于货币市场是一个低风险、流动性高的市场。同时,投资者可以不受到期日限制,随时可根据需要转让基金单位。

(4)风险性低、投资成本低。货币市场工具的到期日通常很短,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期限一般为4〜6个月,因此风险较低,其价格通常只受市场利率的影响,货币市场基金通常不收取赎回费用,并且其管理费用也较低,货币市场基金的年管理费用大约为基金资产净值的0.25%〜1%,比传统的基金年管理费率(1%〜2.5%)低。

(5)—般为开放式基金。成熟市场的货币市场基金均为开放式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通常被视为无风险或低风险投资工具,适合资本短期投资生息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在利率高、通货膨胀率高、证券流动性下降、可信度降低时,可使本金免遭损失。

5. 什么是信用工具?它有哪些类型和特性?

【答案】信用工具亦称融资工具,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

信用工具按不同的标志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融通资金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前者主要有工商企业、政府以及个人所发行或签署的股票、债券、抵押契约、借款合同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借款等;后者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发行的本票、存折、可转让存款单、人寿保险单等。

(2)按可接受性的程度不同可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前

者是指为社会公众所普遍接受、在任何场合都能充当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的工具,如政府发行的钞票和银行的活期存款;后者是指可接受的范围和数量等都受到一定局限的工具,如可转让存款单、商业票据、债券、股票等。

(3)按照偿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信用工具、长期信用工具和不定期信用工具三类。短期信用工具如各种票据(汇票、期票、支票等)、信用证、信用卡、国库券等;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公债券等;不定期的信用工具主要指银行券。下面我们将按这种分类对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进行释义。

任何信用工具都应该具有偿还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这四个特性。

(1)偿还性。大多数信用工具既要还本,也要付息,但股票和永久债券则只付息不还本。信用工具的偿还期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人对偿还期有不同的认识。债务人所关心的是信用工具从发行到期满的全部期限,而债权人关心的则是他在接受信用工具时离偿还期还有多久。

(2)收益性。购买或持有信用工具,不仅要求还本,还希望带来利润,这是购买者的本能要求。信用工具的收益性通过收益率来反映,收益率是年净收益与本金的比率,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均从购买者的角度考虑):①名义收益率,即规定的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率。②即期收益率,即规定的利息与信用工具市场价格的比率。③实际收益率,即实际收益与市场价格(也即买者的实际支出)的比率。

(3)流动性。这是指信用工具在不受或少受经济损失的条件下随时变现的能力。不同信用工具的变现能力各不相同,活期存款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它可以在不受任何损失的前提下随时变现。其他信用工具或在短期内不易脱手,或脱手时要承受损失,通常,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其偿还期成反比,同债务人的信誉成正比。

(4)安全性。这是指信用工具的持有者收回本金及其预期收益的保障程度。信用本身就包含有风险因素,

买卖信用工具也就+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有两类:一是违约风险,即债务人不履行合同,不能按约定期限还本付息的风险(这可能有各种主客观原因);二是市场风险,即市场利率上升而导致信用工具价格下跌的风险。信用工具的购买和持有者都希望将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论述题

6. 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模型有几种?它与劳动力市场的特性有何关系?

【答案】(1)结构性通货膨胀的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1959年,舒尔茨从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需求在部门之间的移动来解释通货膨胀的成因,这就是著名的“需求移动论”。该理论认为:由于短期中需求在部门之间的大规模转移,资源缺乏流动性,不能从需求下降的部门流向需求扩张部门,以及工资和价格缺乏下降的弹性三个方面的原因,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引发结构性通货膨胀。

②1967年,鲍莫尔提出了一个以不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核心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型。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