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906经济学基础综合之政治经济学(社)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评价产业结构的两种调节机制?

【答案】产业结构调节机制是指在经济系统内部,通过各产业部门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来实现产业结构从失调到协调,从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演进的手段和方法。根据体制因素可将产业结构调节机制分为政府调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

(1)产业结构政府调节机制

产业结构政府调节机制是指政府从宏观经济角度考虑,主要以产业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对产业结构进行整体调节。

①产业结构政府调节机制的优点

政府权威对经济资源具有很强的动员力量,能够依据政策偏好,集中投资,在短时间内使某些重点产业优先建立起来。

②产业结构政府调节机制的缺点

一是下达指令的方式属于硬性调节,调节幅度大而弹性小,从而易产生调节过度和结构变动的波动; 二是政府从供给推动方式出发对产业结构调节,可能产生方向性误导,再加上垂直封闭的决策传递系统,使得调整往往是在结构失衡达到很严重时才可能进行,难以克服部门结构中资源配置效率的低效化; 三是政府调节机制下,各方利益差异的存在和协调难度大,易导致调节目标变形,形成偏斜度很大的、通常是重型化的产业结构。

(2)产业结构市场调节机制

产业结构市场调节机制是指依据经济运行本身固有的内在自行调整力量来促使产业结构实现横向和纵向演进。

①产业结构市场调节机制的优点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山于同等份额的资源在不同的产业中形成不同的效益,即“利润差别”这一事实,促成了资源向高效益、高生产率的产业转移和配置,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②产业结构市场调节机制的缺点

市场调节机制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变动是有局限性的,包括育目性,对“瓶颈”产业调节的失效、产业进入障碍、市场信息的不完全、甚至产业结构轻型化,等等。

以上分析说明,产业结构优化不可能是纯粹自觉或自发的,而只能是自发与自觉双重调节过

程,并且市场调节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要远高于计划调节机制。在明确市场是配置资源、调节结构的主渠道的同时,政府有必要制定合理而有预见性的产业结构政策,以避免投资行为的盲目性,规划好鼓励优先发展的部门和需要援助的衰退部门,确定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顺序,多使用经济手段,在增强政府监督与引导功能的同时,注意减少政府干预的效率损失,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整体素质。

2. 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

【答案】(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之

一。在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式卜,重点要做到:

①要加快发展货币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②要逐步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支持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增加其资本金,提高其透明度。支持有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并把由中央银行推荐上市改为商业银行申请上市,中央银行提供金融监管信息。支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按现代银行制度进行综合改革,稳步建立和发展民营银行和金融机构。

③要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④大力支持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银行、证券、保险二大监管部门的合作,沟通信息,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⑤继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加强外汇管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本币与外币、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认真实行人民币经常项下的可兑换,切实加强资本项目的管制,为今后推进资本项下可兑换工作进程创造条件。

(2)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工作。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①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②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③着力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

④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公共工程管理。

⑤明晰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⑥积极稳妥地推进税费改革。

⑦健全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

⑧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财政保障能力,注意防范财政风险。

⑨严格财政管理,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

总之,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发挥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机制的作用,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系。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哪些非按劳分配形式? 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社会主义现阶段,存在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以及按生产要素分配。非按劳分配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个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获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由个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获得个人收入是指个体劳动者使用自有的生产资料,从事不剥削他人的劳动,其劳动创造的价值实现后或者得到劳务收入后,经过依法缴纳税金和扣除再生产需要的部分,剩下的则构成劳动者的个人收入,这是同个体劳动者所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2)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收入

私营企业主的个人收入是指私营企业主按照他们投入的资本量进行生产经营而占有剩余价值所取得的收入。由于资本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投资者应按照市场规律获得市场回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主按投入的资本所做的贡献取得相应的收入是合法的,应该得到保护。这是一种同私人业主所有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3)利息和股息等收入

利息和股息等收入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股票或债券,购买者凭股票和债券而取得的股息和利息收入。这些收入都属于生产要素对社会财富的增长做出了贡献的合法回报。

(4)按技术、信息分配

技术、信息、房地产等都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经济增长中,科技的作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信息的引导和沟通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它们在市场生产和经营中的投入,会为其所有者带来相应的较高收入。

(5)风险补偿分配

风险补偿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的一种分配方式。由于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在经营上或对市场预测的失误,都会给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在商品经济的“大海”,风险的程度与失败造成的损失一般来说是成比例的,即经营风险系数越大,失败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因而必须允许经营风险补偿的存在,这种补偿一般是从经营收入或商品的价格中取得。风险补偿的存在,有利于促进企业行为合理化,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6)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在“只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被雇佣的劳动者,他们的工资收入就是出卖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即按劳动力的价值分配。

4. 我国当前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案】统筹兼顾就是要从发展的大局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