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实用汉语语法与修辞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体
【答案】语体是指由于使用语言的社会场合或交际内容的不同,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产生的语言变体。语体可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两类。口语语体又可分为:家常语体,即在家庭内部或熟人之间使用的语体; 正式语体,即在正式社交场合使用的语体; 典雅语体,即在隆重的公开集会和举行仪式时使用的语体等。书面语语体也可分为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新闻报道语体等若干类。
2. 声调
【答案】声调是指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例如“d ǐ”(底)的音高,听起来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高上去,这种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形式就是音节“底”(d ǐ)的声调。
3. 存现句
【答案】存现句是指表示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又称存现宾语句。存现句可以细分为存在句、出现句和消失句三种。它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其句首不能出现施事或受事名词,而时地名词有时可以隐去。存现句的宾语中心是施事,宾语中心前常有数量词组作定语。句首若有处所词语,处所词语即为句子的主语,构成主谓句,如:“台上坐着主席团。”若有时间词语,时间词语则为句子的状语,构成非主谓句,如:“今天要走十个人。”
4. 部首
【答案】部首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归类作用。大部分部首是汉字的部件如“指、持”的部首“扌”有的部首是单一部件中的一个笔画,如“九、乃”的部首“丿”; 有的部首可以分成几个部件,如部首“音”可分成“立、日”两个部件。作部首的汉字部件,大都具有表示意类的作用。
5.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
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6. 联绵词
,【答案】联绵词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又称“连绵词”或“连绵字’。这种单纯词,每个音
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才表示一个意义,构成一个语素,也才能在语言中作为一个词自由运用。联绵词大致可分为三类:
,; ①双声,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例如“参差’
②叠韵,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例如“仿徨”;
③非双生叠韵,例如“蝴蝶”。
7. 仿词
【答案】仿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
,还包括仿句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称为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称“仿化”
和仿调。它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要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8. 连读变调
【答案】连续变调是指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变化。普通话的连读变调主要有上声字的变调、轻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儿化的变调等。如两个上声连用时的变调情况,“领导”是两个上声连用的现象,前一个音素“领”由“214”变调为“35”。
二、填空题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是2000年10月制定的《______》。
【答案】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新时期里,推广普通话就更为重要。2000年10月,根据我国《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
,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言文字法》
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它首次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为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和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10.现代汉民族普通话规范,即以北京语音为______,以北方话为______,以______作为语法规范。
【答案】标准音; 基本方言; 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解析】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会后经各方研究,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
11.普通话一个字的字音由声母、韵母和______三方面组成,“安烟弯怨”四字的声母同属于______声母。古代汉语的四声是“平上去______”。
【答案】声调; 零; 入
【解析】按照汉语音韵学传统的字音分析方法,把一个字音(音节)分成前后两段,即分析成声和韵两段,称前段为声母,称后段为韵母。把贯通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称为声调。有的音节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称为“零声母”。普通话的调类系统来自古代汉语的调类系统。在我国南朝齐梁之间,就有人把古汉语分为四类声调,即平、上、去、入。
12.句子结构常见的错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句式杂糅四种。
【答案】搭配不当; 残缺和多余; 语序不当
【解析】搭配不当、残缺和多余、语序不当和句式杂糯是句法方面常见的语病。
13.“这部电影我看过。”是主谓谓语句,“王老师教我们英语。”是_____句,“大家选他当代表。”是_____句,“他看书看累了。”是_____句。
【答案】动词谓语; 兼语; 连谓
【解析】动词谓语句是指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动词谓语句的常见形式是动词前面有主语、状语或后面有宾语、补语,也可以是这几个成分同现。兼语句是指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连谓句是指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14.汉语的熟语主要有成语、歇后语和_____语三种。
【答案】惯用
【解析】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大都源远流长,运用普遍,极富于表现力,包括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三种。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
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例如:“耍花招、下马威、天晓得”等。
15.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 )。
【答案】a[a]
【解析】发a 音时,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前伸。唇形不圆。
16.普通话有_____个辅音可以充当韵尾。
【答案】2
【解析】有的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韵头只有音韵母发音的起点。韵腹是韵
,母的主干,开口大,声音最清晰响亮,i.u. ü三个,出现在韵腹前面,只表示复元是“主要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