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二)11 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三)19 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四)27 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题(五)36

一、名词解释

1.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 押韵

【答案】押韵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又称“压韵”。汉字每字一音,一般皆有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的字用在诗歌的某行句尾,以增强音乐性,使其有回旋迭荡之美,并易读易记,悦耳动听。因押韵的位置通常在句尾,又称“韵脚”。诗经中的押韵格式流传至今最为普遍的有三种韵例:

①从句中位置来看,句尾押韵是最普遍的押韵方式;

②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一韵到底和换韵;

③从韵脚之间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又可以分为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三种。

3.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4. 音位变体

【答案】音位变体是指同一音位的不同变体,又称音品。即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称为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必然变体”;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又称“习惯变体”。

5. 假借字

【答案】假借字是指用假借的方法为某词配备的字,又称借字。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

,假借来记录“自这种方法造出的字便是假借字。例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闹(象鼻之形)

己”的“自”。

6. 轻声

【答案】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声调变体。例如“妈妈”、“桃子”、“里头”、“坐下”中的“妈、子、头、下”都读轻声。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有些轻声音节具有区别词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7. 汉字的造字法

【答案】汉字的造字法是指汉字的构造方法。一般地说,汉字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具体来说,象形是指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指事是指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形声是指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用形声法造的字叫做形声字。

8. 定语

【答案】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成分。能够充当定语的词主要是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修饰

,定语“我们”修饰中心语“国家”和被修饰、限制和被限制的关系。例如“我们的国家”。

二、简答题

9. 比较下面两例的原文和改文,从音节方面谈谈为什么修改。

①原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下时,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改文: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砒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将绳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原诗:他要和你算账,

不要你的银洋;

要交的朋友,

也不是朱桂棠。

改诗:他来和你算账,

不是要你银洋,

他要交的朋友,

不是你这条狼。

(田间《赶车传》)

,是三个书面色彩的单音节词,读时音节短促,语气急速,不【答案】①原文中的“筛下时”

,是三个口语色彩的双音节词,读时音节和谐匀很适应上下文的要求。改文为“筛子底下的时候”

称,自然顺口,语气舒缓,适应语言环境的需要。

②这首诗改了几个地方,就音节而言,改诗比原诗整齐匀称,第三句增加了一个音节,使每句都是六个音节。

10.什么是情景语境? 什么是上下文语境? 两种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相互之间有无影响?

【答案】(1)词、短语、句子等在语流中出现时,它前面或后面出现的其他语言单位都是该单位的“上下文语境”。“上下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凡出现在某语言单位之前的词、语、句都是该语言单位的上文,出现在后的都是下文。

(2)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态、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3)两种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相互之间存在影响。一般来说,情景语境越具体,对上下文语境的依赖就越小; 如果情景语境交代的信息不够充分就需要依赖上下文语境获取交际所必要的信息。

11.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做谓语,也都可以重叠,但是重叠的方式和意义不同,请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及其表达意义。

【答案】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作谓语,也都可以重叠,但二者的重叠形式和表达意义是不一致的,具体如下:

(1)动词的重叠形式及表达意义

,限于表示可持续的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

,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 式,如“打扫打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 式,如“想想、说说”

扫、研究研究”。有些动宾式合成词的重叠式是AAB 式,如“散散步,洗洗澡、睡睡觉”。

(2)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及表达意义

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重叠后不能前加程度副词“很”。

单音节:基本式是AA 或AA 的、AA 儿

早早、长长的、绿绿的、好好儿、慢慢儿

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 ,或AABB (的)、AABB (儿)

清清楚楚 高高兴兴(的) 痛痛快快(儿)

少数双音节有A 里AR 式,限于有贬义的形容词。

马虎一马里马虎小气一小里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