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测量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艾森克人格问卷

【答案】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教授编制的人格问卷。艾森克认为人格是由一系列可测量的特质构成的。他提出人格特质可用两个独立的基本维度描述:情绪稳定性——神经过敏、内向——外向,这两种维度都是连续的,后来艾森克又补充了精神质这一维度。EPQ

,E 、N 、P 分别测量三有成人和青少年两种问卷。每种问卷皆包括四个分量表(即E 、N 、P 、L )

个人格维度,L 是效度量表,测量说谎和掩饰。其中,E 为内外倾性,N 为情绪性,P 为精神质,L 为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2. 能力倾向

【答案】能力倾向是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此种潜能予以训练后,容易使个人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能力倾向测验

3. 效度

【答案】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或正确性,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其测量定义为,在一列测量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真实变异数(由所要测量的变因引起的有效变异)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效度是对测量工具的最基本的要求。效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测验越有效。

4. 信度

【答案】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是信度,有时也称测量的可靠性。其测量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含义是在实得分数的变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真分数的变异决定的。信度是衡量一个量表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5. 测验焦虑

【答案】测验焦虑是被试在应试前和测试中出现的一种紧张的情绪体验。测验的焦虑会影响被试的反应。一般说来,适当焦虑会使人维持一定的兴奋水平,注意力增强,反应速度加快,从而对测验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过高的焦虑会使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分散,思维狭窄,反应速度减慢,因而会大大影响成绩。

6. 同质性信度

【答案】同质性信度也称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即一个测验所测内容或特质的相同程度。

7. 区分度

【答案】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测量专家们把试题的区分度称为测验是否具有效度的“指示器”,并作为评价项目质量、筛选项目的主要指标与依据。区分度(D )的取值范围介于-1.00至+1.00之问。通常D 为正值,称作积极区分;D 为负值,称作

消极区分;D 为0,称作无区分作用。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项目,其D 值越大,区分的效果越好。

8. 画人测验

【答案】画人测验是一种测量儿童智力的方法。它施测方便,也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因此使用广泛。画人测验适用于4〜13岁的儿童,主要任务是让儿童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人的全身(无

,在记分上不考虑儿童的艺术才华,只根据所画的体形生理特点完整、恰当与否以及服论男、女)

饰细节等评分,因此,具有一定的文化公平性。画人测验的最初意图是用图画代表儿童的言语表现,了解儿童认识水平和适应能力。后来许多研究发现,画人测验与推理、空间能力和知识的相关高,能有效测量儿童智能成熟程度及多种能力。但该测验在评分上较为主观,对于不会绘画及绘画水平很高的儿童都不太适用,因此,在使用时应当慎重。

9. 内部一致性信度

【答案】内部一致性信度又称同质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这里,题目间的一致性含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所有题目测的都是同一种心理特质,其二是指所有题目得分之间都具有较高的正相关。

10.内容效度

【答案】内容效度是指项目对欲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程度。一个测验要具备较好的内容效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确定好内容范围,并使测验的全部项目均在此范围内。内容范围可以是具体知识或技能,也可以复杂行为。成就测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测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特别重视内容效度。第二,测验项目应是已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主要方面。即选出的项目能包含所测的内容范围的主要方面,并且使各部分项目所占比例适当。

具体做法是对内容范围进行系统分析,将该范围划分为具体纲目,并对每个纲目作适当加权,然后根据权重,从每个纲目中随机取样。

二、简答题

11.简述心理测验的功能和应用。

【答案】心理测验的功能和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近几年来,心理测验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两个方面。

(1)心理测验的理论应用

①搜集资料

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常涉及个别差异问题,测验则是用来搜集有关资料的一个简便易行而又较为可靠的方法。心理学研究中许多数据都是通过测验得到的。例如,欲研究成功人士的人格特点,一个有效的方法便是对成功个体及普通个体分别施测某种标准化的人格测验,通过分析两者的测验结果得出结论。

②建立和检验假说

心理学中的许多理论是在分析测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用测验来进行检验。测验在基本理论的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在教育工作中,不同教育措施的效果往往通过测验来比较和检验。

③实验分组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测验来对被试进行实验分组,以达到等组化的要求。

(2)心理测验的实际应用

①选才

在教育、工业、军事、艺术、体育等部门,人们常常面临着选才问题,即辨认出哪些具有最大成功可能性的人。单凭经验观察和识别人才容易出现主观偏差,而心理测验的出现则为选才工作提供了科学、客观的量化手段。通过职务分析找出各种活动要求的最佳心理模式,然后根据这些特征设计出各种能力、人格及学绩测验,预测个体活动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人才选拔和职业训练的效率。例如,美国1942年制订的选拔飞行员的全套方案,使得淘汰率由65%下降到36%。

②安置

所谓安置,就是做好人与事的最佳匹配,它可以和选才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开发人力资源的任务。例如在学校把学生分到不同班级以便因材施教;在企业中,根据兴趣、能力特长将个人分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心理测验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一职业测验将选拔和安置结合起来,日益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节约了许多人力、物力资源。

③诊断

对于智力落后者的鉴别是促进心理测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直到今天,在临床上对各种智能缺陷、精神疾病和脑功能障碍的诊断仍是心理测验的主要应用和发展方向。并且,诊断功能并不局限于临床,在教育上还能发现学生适应不良的原因和学习困难之所在,搞清是缺乏某种特殊能力,还是某方面的知识没有掌握,抑或是性格不良,以便采取适当的帮助及补救措施。

④评价

心理测验可以评价人们在学习和能力上的差异、人格的特点以及相对长处和弱点;评价儿童已达到的发展阶段等。测验既可用于评价学生,也可用于评价教师和教学方法;既可用于评价个人,也可用于评价集体。测验还有助于人们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评价

⑤咨询

各种学业、能力、兴趣、性格测验可以服务于升学、就业咨询,还可考察个体的情绪困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