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711人文地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城市系统

【答案】城市系统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成为有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系统,在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流、能量流、人员流、信息流的交换。城市系统内,大小城市之间还有等级从属及职能联系的关系,它们是人、中、小有规律的排列与组合。

2. 边缘城市

【答案】边缘城市是指受本省中心或省会城市辐射较小的城市。德国地理学家哈伯特·路易提出的”边缘城市”概念。城市形态从单核心格局向多核心、网络化方向发展以及城市核心区在扩散中出现新集聚的过程中,在郊区发展起来的兼具商业、就业与居住等职能的综合功能中心,这成为了”边缘城市”理论的原型。

3. 乡土文化区

【答案】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具体指某一地方、区域的教育、科学、文艺等精神文化和某一地方、区域的历史遗迹、文化等。

4. 杜能圈

【答案】杜能圈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杜能认为,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圈层结构。

5. 环境问题

【答案】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 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6. 地缘政治学

,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答案】地缘政治学又称“地理政治学”

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源于19世纪

后期。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

7. 人地相关论

【答案】人地相关论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白兰士所倡导的理论。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他认为,除了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相关论”。法国的人地相关论思想使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8. 绝对成本学说

【答案】绝对成本学说是依照绝对成本进行分工的学说,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为: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9. 城市经济区

【答案】城市经济区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经济区。与其他类型的经济区一样,也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历史演变、交通状况、经济联系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10.人地适应论

【答案】人地适应论是关于人地关系的一种正确认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人地关系中,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界时,要保持自然界的平衡和协调; 二是在研究人地关系时,强调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过程中,要保持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

二、简答题

1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内居于社会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是自然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有:

(1)聚集作用

中心城市在其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成为一定区域内的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活动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的产业聚集点。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聚集了许多优势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城市。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能够带来巨大的集聚效应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即“吸虹效应”。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是高层次与综合性的,主要通过其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来体现。

(2)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中心城市比一般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是区域内先进生产

力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势能远远高于周边的其他城市。同时,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金融、商贸、运输以及中介等服务机构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极强,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辐射力,通过这种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区域以及区内其他城市的发展,成为区域和区域内城市群

,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均快于或优于其所辐射的区域和其他城市,起着导向与示范作的“火车头”

用,这种示范作用通过中心城市的创新机制得以保证。

(3)生产功能

中心城市的生产功能是指能吸引和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较高生产力,利用国际经济和新技术的积极因素,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工业化、现代化,使城市的主导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导致国际市场对其主导产业和产品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中心城市一般具有相对完整、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职能,提供区域生产、生活必需的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业和产业集群。

(4)管理功能

中心城市是一定层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发展,维护城市现有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或功能的发挥。同时中心城市又是区域性公司、

企业等组织的管理机构汇集地,通过其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5)服务功能

中心城市往往居于区域的市场或交通网的中心位置,是一定区域的客货集散地,通过市场机制为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服务,同时中心城市一般是区域的信息网络中心,是一定地域的人才汇聚之地,为区域提供信息交流场所,并发挥其“精神产品”的创造传播功能。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为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必需的服务,包括交通运输、通讯信息、中介咨询、会务展示、文化娱乐等服务。所以,中心城市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完善服务,为市民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各种人才、投资商、旅游者服务,为周边城市服务。

(6)创新功能

中心城市比一般城市具有更强的综合创造能力,是各种新观念、新思想的诞生地或首播地,是新体制、新机制的发祥地或示范地,其创新功能主要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因此中心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区域的各项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研究机构和各类高素质的人才,信息渠道通畅,创新意识很强,对区域的全面创新和快速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12.简述文化产业及其分类。

【答案】(1)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按照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定义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产业的概念一直在不断被修改,形成了“学院派”和“应用派”之分。学院派通常从“理论一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界定文化产业,应用学派则从社会经济实践中关注文化产业的市场性。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