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711人文地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民间文化
【答案】民间文化指的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从社会分层上看,它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它还是一种具有农业社会生活的背景、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文化。它具有自发性、传承性、通俗化和程式化、实用性和娱乐性等特征。
2. 城市体系
【答案】城市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家或区域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它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起各种职能作用的不同等级城镇的空间布局总况,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其结构包括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地域结构(布局); 具有整体性、动态型、开放性、层次性、重叠型的特点;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3. 人口容量
【答案】人口容量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其影响因素包括地域的开放程度、时间规定性、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生活水平的高低、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小同目标下的人口容量以及承载人口的基础,主要特点有人类在人口容量上的主观能动性,人口容量与现实人口规模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以及人口容量对现实人口制约作用的不确定性。对人口容量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
4. 维布雷宁消费型
【答案】维布雷宁消费型,维氏认为,人类是一种社会的动物,其需求和购买行为通常要受到社会文化和亚文化的影响,并遵从他所处的相关群体、社会阶层和家庭等特定的行为规范。维布雷宁模式立足于社会文化环境,探讨了外部环境对消费者的影响,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对外部环境的能动反应。
5. 经济全球化
【答案】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6. 环境问题
【答案】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 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7. 城市感知
【答案】城市感知是指城市的景观给人带来的不同印象。这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在城市里居住时间长的人与从农村或较小市、镇来大城市的人则会感到城市烦躁、忙碌,过于紧张; 也有人虽然感到不习惯,但又感到好奇,能够逐渐适应。
8. 环境决定论
【答案】环境决定论是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环境决定论的最大优势是为人们从自然环境角度理解对人类的极大制约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但其不足也是显然地,过分夸大地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忽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能动作用,显示出理论认识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此理论时,须辩证地去发挥出优势来。
9. 白吕纳
【答案】法国人文地理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维达尔一白兰士的人文地理学思想,认为人文地理学应着重研究人在地表所做的事业,并把这些事业称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事实:主张人地关系的可能论,认为人对人地关系的形成具有选择的可能和自由。著有《人地学原理》、《历史地理学》、《法国人文地理学》等。
10.现代服务业
【答案】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二、简答题
11.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自从两方下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下业社会的转变,传统的下业化发展战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20世纪中叶,不少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实行经济赶超战略,结果多数国家不但没有实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反而陷入了包括人口膨胀、资源减少、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的困境中。
12.哪些因素影响人口的增长?
【答案】(1)自然生理因素
自然生理因素是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这是引起人口数量变动的直接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动,主要取决于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之差,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2)地理环境与自然灾害\
①人类居住的地理环境也影响人口的增长变动。适宜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环境,会加速人口的增长; 反之,会影响人日的生存状况甚至使人们患有各种疾病,导致增长率下降。
②自然灾害也会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和人口数量减少。
(3)社会生产力水平
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人口的数量变动有直接影响。
①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抵御自然的能力弱,因而自然增长率极低; ②人类从事农、牧业生产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口的死亡率较前一时期明显下降,从而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③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医疗卫生条件,出现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促使人口迅速增加。
(4)政治状况
主要表现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局状况是否稳定,有无战争等。政局稳定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安定,人口增长相对快些。相反,就会影响人口增长。
(5)医疗卫生条件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动的因素之一。
①古代社会医疗技术水平低,呈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的特点。
②近代以来,医疗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已下降到最低限度,人口死亡率下降,增长率上升。
(6)婚姻生育观念
人的婚姻生育观念属思想意识范畴,但却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动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7)人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