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某省的地级州是欠发达地区,人口88万,城镇化率仅22.4%(比全国平均值低2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值低19个百分点),GDP等经济指标长期在全省排名倒数第一。2012年该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亿元,相当于GDP(175.02亿元)的20.49%,旅游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GDP的13%(国际上一般认为,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即算支柱产业,占到8%以上就是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年均增速高达19.6%,超过12.6%的增长速度。现该州以美丽生态、和谐幸福为建设目标,围绕“生态立州、产业强州、科教兴州、依法治州、和善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新型城镇建设为载体、现代农牧业为支撑,推进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实现旅游统筹城乡发展。为此,高起点地移编了全州旅游发展规划,完善区域旅游规划和景区(景点)、景观廊道、城镇(村落)规划等相关规划。根据规划,2013年接待游客638完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2014年接待游客7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亿元;到2014年,接待游客1000完人次,旅游收入超过8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州GDP的15%。为了高起点地修编好该州旅游发展规划,其修编应()。 A.达到一次修编永久使用。 围绕该州主要客源地的旅游发展进行。 处理好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处理旅游系统合理发展的问题。 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进行旅游景区环境影响评价,首先要评价旅游活动对旅游景区自然环境影响的指标主要包括()。 A、景区资源禀赋 。 B、自然环境保护 。 C、旅游环境承载力 。 D、旅游生态文明程度 。 E、旅游资源季节性。
根据国家(GB/T18972-2003),评价一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主要取决于() A、旅游资源本身固有的质量,规模和品位 。 B、旅游资源本身的地质地貌、生物条件和观赏价值。 。 C、旅游资源坐落地点,适游期和市场的认知 。 D、旅游资源所在区域区位条件,经济条件和政策环境 。 E、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李先生是某家旅行社新聘任的总经理,其上任后发现该旅行社核心竞争力需进一步培育提升,该旅行社应从()等方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A、建立营销网络 。 B、建立游客投诉系统 。 C、建立采购网络 。 D、建立接待网络 。 E、培育人才资本竞争力。
饭店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 A、机会成本 。 B、变动成本 。 C、管理成本 。 D、固定成本 。 E、坏账成本。
旅行社在新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首先根据()对所产生的各种创意进行分析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