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866新闻传播实务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哪些情况下可以配发短评?
【答案】(1)为典型报道配发短评。
短评经常从新闻中找主题,配合新闻发表,进一步阐明新闻的意义,交代必要的背景,作出适当的估价,或者在大量的事实中,取一个方面,从新的角度予以发挥,从而深化报道思想。
(2)下列三种情况下配发短评。
①媒体需要就某个问题发表言论,但按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与显著性而言,不必要用社论的形式。
②社论已就某个问题作总的阐述,但还应就某个侧面、某一点,再进行一些探讨。
③问题有新的发展,需要根据新的情况结合实际再进一步发挥。
(3)某种新的思想,新的观点,需要及时在群众中传播,也常常采用短评的形式。
(4)对某种时弊、倾向性问题或群众中的疑虑问题,需要及时针贬与解答。
2. 谈谈新闻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该遵守的几个原则。
【答案】与一般的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的结构有自己的要求。由于评论以分析、议论、评价、说理为主要任务,因而其结构布局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文章(或节目)的具体内容,根据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组织安排评论的观点、材料和先后顺序。
(2)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求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前后布局。
(3)评论的结构布局应反映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遵循评论结构总体框架和基本规律的同时,在开头、结尾和层次安排上应体现自身的个性特征。
3. 按照今天对新闻评论的理解,我国的新闻评论发端于什么时候?
【答案】按照今天的理解,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我国报刊言论发端于19世纪初期。1815年在马六甲出现了最早的以我国文字刊行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登载论说; 1833年在广州发刊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也登有少许言论。这类言论多为宣传宗教道德的文字,对政治经济所涉不多。
随着外国人在我国办报活动的开创,陆续出现了《中外新报》01858年)、《上海新报》(1862年)以及首倡社论的《申报》(1872年)。这些报纸虽然发表了不少言论,但多半宣传宗教,宣传西方的进步文明,灌输殖民思想,对中国人民只能起一种麻醉的作用。新闻评论在报纸上地位的真正确立,是在19世纪70年代我国民间报纸勃兴以后。
4. 新闻评论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答案】(1)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是代表媒体编辑部立场和主张,反映和影响社会舆论,帮助受众开辟认识真理道路的有效载体。
(2)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
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和最大追求。
舆论,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事件或事态发展所持的大体一致的意见与议论,是一种社会思潮。舆论在任何时候总有正确与错误、全面与片面、唯物与唯心、辩证与僵化之分。
①新闻媒介反映与引导舆论的两种基本手段
a. 新闻报道手段,即采写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主要是告诉人们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
b. 评论手段,即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旨在告诉人们如何正确认识这些事情,或深挖事件原因、阐明事物实质,或说明事物的意义与价值,或指出应采取何种措施来解决矛盾等。
②新闻评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
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对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倾向,进行及时的有说服力的评论,指出什么看法和行为是正确或是错误的,什么应该干或是不应该干,以及当前应该干于}一么和怎么干,从而引导舆论、影响社会、指导人生。
5. 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与新闻评论的关系如何?
【答案】是否坚持实事求是,这是衡量新闻评论有无党性的标准之一。坚持新闻评论工作实事求是的原则,应努力按照党中央关于“宣传工作的三条基本要求”(即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去做。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与新闻评论的关系,具体说来如下:
(1)讲事实
新闻评论就事论理,析事明理,都离不开以事实为依托,以事实为基础。事实最有说服力,事实是最好的宣传。夸夸其谈,歪曲事实,隐瞒真相,粉饰太平是不应该有的恶劣作风。但一些重大问题的宣传,也要注意时机,掌握步骤和分寸,做到内外有别。
(2)讲真话
要敢于讲真话,提倡讲真话,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新闻评论的风格,要旗帜鲜明,不要吞吞吐吐、含含糊糊。方式方法要稳妥,不要粗暴,但不能放弃原则。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鲜明、尖锐的。
(3)讲道理
新闻评论工作就是讲道理的工作。讲道理不能恐吓,不要讲套话、大话、空话,大搞现象罗列,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弄清事物的必然联系。道理要讲得深刻,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讲出事物的规律性,还要讲究表达的方式和技巧。
6. 怎样发挥评介型社论的良好评价效应?
【答案】评介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在于着重对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旗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或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1)写作评介型社论,首要之点是立论要旨远意深,旗帜鲜明
这就要求作者具有胸怀坦荡、爱僧分明的革命情怀,努力做到评说事理宗旨高尚深远,立论高瞻远瞩,富有卓识,毫不装腔作势,吞吞吐吐。
(2)写作评介型社论,还要善于对评介的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概括,深入开掘,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和力度
具体地说,就是要从评介对象中或者揭示其可贵精神、宝贵经验及其积极意义,以引起社会重视:或者从中总结教训,剖析原因,提出忠告,以引导舆论; 或者回顾历史,以借鉴现实; 或者侧重就实务虚,缘事说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启迪读者。至于如何使开掘引向深入进而得出精辟的结论,方法应当是不拘一格的。有的可以运用今昔对照的手法进行深入开掘,借助背景烘托以揭示评介对象本身的思想和政治意义。
(3)写作评介型社论还得正确掌握褒与贬即赞誉与针贬的指导思想及其辩证关系
评介人和事总离不开褒与贬。褒与贬,即表扬先进与批评落后,赞成什么与反对什么,两者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就褒与贬的关系而言,赞颂先进旨在激励后进,弘扬正气、表扬先进本身也正是一种颇见成效的批评落后、祛除邪气。而批评落后,也正是为了使之转化为先进,为了通过针贬个别达到教育一片的目的。同时,先进与落后也总是共存于统一体中,先进事物之中存在落后因素。落后事物之中也不乏若干先进因素。所以,评介人与事,无论赞誉或针贬都要力求体现实事求是,分寸适度。褒贬得体,理定辞畅的原则和要求,切勿绝对化、简单化或感情用事。
7. 为什么报纸和广播电视都提倡依托新闻配发言论?
【答案】“配”评论是指为配合某一特定的新闻报道而撰写的言论。无论是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还是短评以及编者按、编后,它们都常常依托新闻报道发表。依托新闻报道配评论的好处主要有:
(1)有助于受众获得对新闻报道的立体化的认识。新闻报道一般是平面地向受众展示事物的现象。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报道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新闻事件的要点、实质,进一步阐明党的方针政策,从而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清晰的认识。
(2)有助于编者主动及时地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意见,表明看法,可以使版面中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