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814评论写作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814评论写作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814评论写作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4 2017年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814评论写作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31 2017年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814评论写作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41 2017年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814评论写作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57

一、概念题

1. 总论点

【答案】总论点是指评论中全部观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作者需要全力说明的总主张、总看法,是贯串全文的一条红线。一篇完整的新闻评论,一般总有一个总论点,也可称作中心论点或基本论点,或通常所指的主题。

2. 电视专题评论

【答案】电视专题评论,又称电视评论片,是指报道类纪实型的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电视新闻专题片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较强,反映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明显纪实风格,不允许外加虚假操作。但同时讲究艺术性。电视新闻专题片与电视新闻一样,强调报道词与画面的有机组合,是“双主体”的并重关系。

3. 评论的时效性

【答案】评论的时效性是指新闻评沦“评得恰是时机”,“评得对社会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时间+效益”的一个综合衡量指标。换言之,新闻评论不仅要注意外化的时间标志,还需要讲究时宜性,即把握新闻评论发表时间上的度,一篇评论放在某个时间段发是否是最符合时宜的,这是一个“该不该发,该何时发”的问题,写作者和组织者都要因时因地因问题而宜。

4. 表达权

【答案】表达权又称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闻传播领域,表达权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受众而言,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在任何国家,受众作为公民的表达权既有保障也有限制,任何表达自由必须在法定范围内。

5. 新记《大公报》

【答案】《大公报》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新纪《大公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弯等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吴鼎昌独自投资并自任社长,胡

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弯任总编辑兼副经理,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大得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大公报》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能迷惑一般读者。

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力一面,锐意改进,推出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因而其事业蒸蒸日上,在全国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1936年,该报上海版创刊,将其触角伸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

6. 网络新闻评论

【答案】网络新闻评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网络新闻评论分为专家评论、编辑评论和网民评论,最具互联网特征的是网民的交互性评论。网络新闻评论体现了网民的基本需求:①“交流性’夕,互联网提供一个网民交流的公共场所,大量意见和观点通过网络媒介汇集、交换和传播。②“参与性”,网民通过网络传媒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网络新闻评论处于新闻评论和互联网的交汇点,它在传统媒体评论内容和形态上异化出自己的特点。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准确及时、快速反应; 旗帜鲜明、尖锐泼辣; 交互性强,穿透力大;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7. 新闻述评

【答案】新闻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述评新闻,简称述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它主要由媒体记者采写,一般都是抓住当前形势和工作发展中某一重要的或转折的时刻,或针对某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巫待解决的问题,借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用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及时分析形势,揭示事物本质,指明前进方向,给读者以启迪和引导,现实性和指导性都很强。

8. 英国广播公司

【答案】英国广播公司,英文简称BBC ,是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成立于1922年10月18日,1926年被英国政府收购,1927年获皇家特许状,由理事会负责公司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英国政府赋子的一项特权:收取电视许可费,节目不播发任何商业广告。这些措施使英国广播公司在经济上不受政府和广告商的操纵,能够独立运作,保持中立的政治立场,建立公信力。英国广播公司的巨大声誉还来自它对英国传统文化、高雅艺术、历史教育等不遗余力的介绍和推广上,但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也一直是困扰英国广播公司的难题。2006年3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了一份有关英国广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白皮书,首次肯定“娱乐”对这个一向以新闻事实节目著称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英国广播公司一直处于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前沿,“超越广播”是其新媒体战略的核心。如今,英国广播公司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队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2009年,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萨维尔因性丑闻被调查,无果而终。2012年10月24日,英国

媒体称除了萨维尔,BBC 内部还有多人卷入儿童性侵犯案件。2012年11月10日,BBC 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因不实报道宣布辞职,13日,新闻总监海伦·博登及其副手史蒂夫·米奇尔被暂停其编辑工作,BBC 继性丑闻之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9. 论据

【答案】论据是指评论文章中使论点得以成立和促其深入的相关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没有论据的论点,论点一经产生,它就必须以一定论据为前提。一篇评论文章要说服人、引导人,特别是把那些不同意见者拉到自己一边,没有充分的事实和理论,也是不能奏效的。

10.以事论理

【答案】以事论理,是指在论证中,先列举事实,再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论。它要求一定是和本篇文章的道理相关的事例。这个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组新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是一系列为人所知的现象。在列举事例时,要围绕主题简明扼要,不可过于冗长Ag 嗦。

二、简答题

11.在电视评论中,运用画面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在电视评论中,运用画面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

(1)摆正画面在电视评论中的位置,让画面为展示事实和佐证论点服务,并以此为前提拍摄、剪辑和运用画面,使其成为电视评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2)恰当处理u 面与解说、论述性语言的关系,避免生硬的声u 对位和过分的声u 分离。

(3)在使用画面的过程中,应根据评论内容的需要调动各种画面形式,灵活运用各种画面的表现技巧和编排手段,使画面语言更为丰富,以增强其特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2.说说你读了下面《“凡人”毛岸青》这篇评论的体会,并从文章角度、立意、情感、表达等方面整理成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短文。

“凡人”毛岸青

毛岸青离世了。至此,人们方才惊觉,对这位伟人的儿子竟有些陌生。陌生到不知他长得什么样子,不知他生前在做什么事情,不知他经历的是怎样的一生。许多人甚至埋怨自己:为什么不去多关注他一些、多留意他一些呢?

如许陌生,却在不经意间映衬出毛岸青朴实低调、默默奉献的一生。他只做不说,勤于干事,不尚张扬,人们又从何了解? 他只是偶尔和妻子邵华谈工作上的事,直到晚年,邵华自己去收集,才知他翻译出版的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有10多部,写过不少重要文章……

在得知毛岸青逝世的消息后,一位熟悉他的老红军这样动情地说“:岸青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做了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埋头工作,是个埋头英雄,真还是个好人! ”

这些天,人们在读,在看,在听,以了解毛岸青的一切。遥想他苦难的童年; 怀想他化名“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