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企业管理综合之企业战略管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战略目标
【答案】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其战略管理过程中所要实现和改善的长期市场地位和竞争能力,取得满意的战略绩效的目标。其中,包括企业如何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如何拥有更短的从设计到市场的周期、比竞争对手更高的产品质量、更低的公司总成本、更宽或者更有吸引力的产品线、更卓越的顾客服务、更好的企业形象与顾客忠实度、更广的地理覆盖面、更高顾客满意度水平以及是技术和产品革新方面的领导者等。在企业制定战略目标体系时,往往会表明它在某个具体的业务上的战略意图。制定战略目标必须遵循如下程序:
(1)根据环境预测和内部评估,确定战略目标的期望水平;
(2)预测企业未来的战略绩效水平,并找出目标期望水平和未来预测水平之间的差距;
(3)探讨弥补差距的战略方案;
(4)综合调整各项战略,并修改对企业未来绩效水平的预测。经过调整和修订,如果期望水平与预测水平之间的差距可以得到弥补,期望的目标水平即成为战略目标。否则,就必须重新确定目标的期望水平。
2. 战略群体
【答案】战略群体是指行业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在行业中,具有相同战略与相同地位的企业,有可能结合成战略群体。在同一战略群体内,企业在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 但它们的性质相同,处于相同的竞争地位,因而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会有所相同。纵向一体化和产品专业化程度是战略群体的两个重要约束因素。在一个行业里,每个战略群体内的企业个数不同,但战略类同。如果所有的企业都执行着基本相同的战略,则该行业只有一个战略群体。如果每个企业都奉行着与众不同的战略,则该行业有多少个企业就有多少个战略群体。在正常的情况下,行业中只有少数的战略群体。战略群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其生产经营活动的重点不同,主要有:纵向一体化程度不同、专业化程度不同、研究开发重点不同、推销的重点不同。
3. 现金牛业务
【答案】现金牛业务是指在根据有关业务和产品的行业市场增长率和企业相对市场份额标准划分的波士顿矩阵中具有低增长、强竞争地位的业务。这类业务处于成熟的低速增长的市场之中,市场地位有利,盈利率高,本身不需要投资,反而能为企业提供大量资金,用以支持其他业务的发展。
4. 转变战略
【答案】转变战略的目的一般是尽可能地阻止和扭转企业衰退的命运。当企业本身值得挽救时,应该采取转变战略。在评估企业近期的健康状况之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企业要明确导致企业衰退的原因是战略问题还是战略执行小得力。如果是战略本身无效的话,企业只能重新制定一个适合于在市场上竞争的战略。如果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对现行战略执行不力,则需要改变执行战略的方法。从经营的具体措施来看,最常见的反应方式是削减成本,提高价格,加强推销,以及增加新的预算和控制。
5. 独立董事
【答案】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独立董事除了作为公司的董事以外,和公司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独立董事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股东的利益。
6. 基础要素
【答案】基础要素是国家竞争优势中要素享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和人口等。
7. 职能战略
【答案】职能战略又称职能层战略,是指企业内主要职能部门的短期战略计划。职能战略使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本职能、部门在实施公司战略中的责任和要求,有效地运用研究开发、营销、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经营职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职能战略用于确定和协调企业的短期的经营活动,期限较短,一般在一年左右。它为负责完成年度目标的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使他们知道如何实现年度目标。同时,具体的职能战略还可以增强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实施战略的能力。职能战略由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负责。从战略构成要素来看,协同作用和资源配置是职能战略的关键要素,而经营范围的重要性较低。协同作用是在单个的只能中协调各种活动,并将这些活动联合起来。
8. 产品差别化
【答案】产品差别化是指由于顾客或用户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或商标信誉的忠实程度不同,而形成的产品之间的差别。当产品或服务形成进入障碍时,新加入者往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攻克这一壁垒,并且会以一定时期的亏损作为代价。在企业的产品缺少差别化时,购买者在挑选企业的产品时,常常从产品的价格或服务上进行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常常会爆发出激烈的价格战或服务战。
二、思考题
9. 论述企业文化的分析方法。
【答案】为了正确地收集资料,分析组织的文化,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四种分析方法:
(1)分析组织内新成员被原有群体同化的过程与内容
通过访问新成员的上级或较早进入企业组织的同事,了解该群体文化的一些重要方面。但是,仅用这种方法不能发现文化中许多重要方面,因为新成员本身或其下属成员不能揭示出文化的内容。
(2)分析企业在历史上对重大的经营事件的反应
通过查阅文件、访问或调查组织现在与过去的主要成员,可以弄清企业文化的每个重要时期,了解到每一时期的主要事件与危机。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可以进一步研究企业当时采取的行动、行动的宗旨和结果,揭示企业组织的基本假设。
(3)分析企业组织内“文化创造者”或“推行者”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通过访问组织的创始人、现任领导人或文化创始人、推行人,进一步了解他们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4)与组织成员共同分析出现的异常现象或特征,揭示出基本假设管理人员在选择组织成员时一,要考虑他们的文化代表性以及这些成员是否有兴趣揭示出他们的基本假设。
前二种方法探讨了外部适应性与内部一体化的全部问题。最后一种方法是要借助企业组织内部的力量,深入地揭示该组织的文化特性。如果一个企业组织的总体文化尚未发展起来,或者一个组织内部存在发达的分支文化,管理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些方法。
10.分析特许经营的优势与劣势。
【答案】特许经营是指企业卖给被特许经营企业以有限的权利,可以使用企业的商标品牌等资产,而收取一次性付清的费用和被特许经营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同时,被特许经营的企业要严格遵守许可方的经营规定的经营方式。特许经营主要是服务业追求的战略。
(1)特许经营的优势
在特许经营中,特许者不需要承担开发的成本和打开国外市场的风险。特许方一般不需要进行大量投资或参与管理,主要是帮助技术受许可方掌握技术,协助组织初始生产,帮助选购合适的设备、原材料,协助指导安装调试、工艺流程设计等。
(2)特许经营的劣势
①特许企业无法在国外严格地控制受许方的经营活动,难以控制服务质量;
②特许企业有丢失技术诀窍的风险。
11.探讨重点集中战略的使用条件与不足。
【答案】重点集中战略,是指企业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日标市场上,为特定的地区或特定的购买者集团提供特殊的产品和服务的战略。重点集中战略的使用条件与不足具体如下:
(1)重点集中战略的使用条件
重点集中战略往往在下列情况下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
①在日标小市场上,竞争对手很满足顾客在专业化或特殊性上的需求;
②企业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能有效服务于具体的目标小市场;
③目标小市场具有很好的成长潜力,而且足够大,企业可以再获得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