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专业硕士]之农业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农产品国际贸易是如何演变的? 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演变
①各大洲间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a. 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农产品贸易变化很大;
b. 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农业贸易发展缓慢;
c. 欧洲共同体以及欧盟的建立和扩大,其主要农产品不仅由短缺变为自给,而且还有大量剩余供出口,从而成为世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最集中的地方;
d. 北美由于受到欧盟的激烈竞争,出口地位有所下降;
e. 大洋洲主要出口畜产品,近年来又增加了谷物出口。
②不同发展程度国家间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的演变
a. 世界农产品贸易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
b. 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地位日趋下降;
c. 主要农产品进出日国家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2)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品种结构演变
①世界谷物贸易增长由快变慢;
②农业原料贸易量增长缓慢;
③畜产品和水产品贸易不断扩大;
④世界水果蔬菜贸易额增长令人瞩目;
⑤新的加工食品和饮料增多;
⑥土特产品以及供日常生活其他方面使用的手工编制品、花卉贸易兴旺。
(2)农产品的贸易的特征
①贸易商品集中
欠发达国家的贸易主要依靠出口少数几种主要农产品。
②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
贸易地区集中或市场集中是指大部分主要输出物资通常在几个工业化国家的市场上出售。 ③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
④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间性很强
a. 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时间,基本上不受其他因素所影响;
b. 农产品的易腐性,要求农产品运输时间尽量缩短。
⑤农产品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a. 发达国家进口的农产品需求弹性人、替代弹性大;
b. 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农产品需求弹性小、替代弹性小。
2. 农业信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农业信息化的作用体现在哪些力一面?
【答案】(1)农业信息的内涵
农业信息是指以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的,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
(2)农业信息技术的的内涵
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对农业系统中的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发布和应用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通信技术是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对象是一切可能产生信息效应的农业系统。研究的目标是充分利用农业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中静态的和动态的、定性的和定量的、确定的和模糊的各类信息,使农业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环境循环过程能够得到合理而有效的控制。
(3)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农业现代化过程。农业信息化即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
(4)农业信息化的作用
①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有效措施
a.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计算、模拟试验和数据分析,可以降低农业科研的成本,缩短农业科研的时间,提高农业科研部门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程度;
b.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过程的设计、农业投入产出结构的优化、农产品市场状况和应用前景的分析,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度,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佳的产出;
c.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遥感预测,可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d.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较快捷、低成本的力一式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从而实现农产品的高效流转和农业农村经济政策的宣传。
②农业信息化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手段
a. 通过农业信息化可以实现农村与城市、国内与国外的互联互通,从而农业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农产品市场;
b. 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根据各地的需求信息实现顺畅有序的流动,从而加速城镇化进程,为
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利条件;
c. 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可以为自己的科研成果找到理想的应用场所,农业科技人才也可以根据各地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确定理想的流向。
③农业信息化是提高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要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实现农业的标准化生产、精准化投入、科学化筛选贮藏和加工,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
④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a. 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推广;
b. 避免农业管理决策部门决策时由于信息不全或信息迟缓造成的偏差,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c. 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全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整个农业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3. 你认为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农业技术进步道路?
【答案】(1)中国未来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
①第一阶段一一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
a. 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的中等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在21世纪的20-30年里仍将以采用生物、化学技术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生产率。
b. 对于农村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在采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同时,可有步骤、有选择地发展劳动节约型技术,逐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②第二阶段一一资源节约型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
21世纪20-3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开始由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转向资源节约型技术与劳动节约型技术并举,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发展,以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
4. 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与特性有哪些?
【答案】(1)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
①市场参加者可以对农业信息采取垄断或独占行为
②农业信息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存在,在于信息使农业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减少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提高了。
③农业信息商品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而独立为商品
农业信息商品是伴随着商品农产品的出现就已存在,只不过当时的商品农产品中所包含的信息成分比重较小,未曾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己。
④农业信息产品成为商品并发挥作用晚于商品农产品是一种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