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922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tmRNA
【答案】转移—信使RNA 。tmRNA 是指细菌体内一种修复翻译水平上受阻的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反式翻译机制的核心分子,它兼具tRNA 和mRNA 的特点,在SmpB 蛋白的帮助下特异性识别携带mRNA 缺失体的核糖体,在核糖体蛋白S1的传递作用下结合在A 位点上,一方面延续被中断的mRNA 上的遗传信息,一方面终止蛋白质的合成,释放被束缚的核糖体和tRNA 进入新的翻译过程。
2. 基因组学
【答案】基因组学是指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科学,研究目标是认识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进化, 弄清基因组包含的遗传物质的全部信息及相互关系。
3. 等电聚焦
【答案】
等电聚焦是指利用蛋白质分子或其他两性分子的等电点的不同,在一个稳定的、连续的、线性pH 梯度中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分析的技术。
4.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答案】同源重组是指发生在DNA 的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真核生物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细菌的转化、转导和接合,噬菌体的重组等都属于这种类型。同源重组要求较大的DNA 片段进行交换它们的序列相同或接近相同。
二、单项选择题
5. EST 序列本质上是( )。
A. 基因组DNA
B.cDNA 序列
C.mRNA 序列
D. 多肽序列
【答案】B
【解析】EST (expressed sequence tag ),即表达序列标签,是通过对随机选择的cDNA 克隆进行 或端一次测序所获得的核苷酸序列,代表了完整基因的一小部分。
6.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唯一产物
B. 基因是DNA 链上具有编码功能的片断
C. 基因也可以是RNA
D. 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其表达产物改变结构
E. 基因具有方向性
【答案】A
【解析】基因表达的产物是多肤链或功能RNA 分子。
7. 癌细胞通常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 与原来的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分化程度通常表现为( )。
A. 分化程度相同
B. 分化程度低
C. 分化程度高
D. 成为了干细胞
【答案】B
【解析】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就是指肿瘤细胞接近于正常细胞的程度。分化得越好(称为“高分化”)就意 味着肿瘤细胞越接近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而分化较低的细胞(称为“低分化”或“未分化”)和相应的正常发 源组织区别就越大,肿瘤的恶性程度也相对较大。癌细胞比原来细胞分化程度低。
8. 下列哪一种类型的酶可能不参与切除修复(Excisional Repair)( )。
A.DNA 聚合酶
B.RNA 聚合酶
C.DNA 连接酶
D. 解旋酶(helicase )
E. 外切酶(Exonuclease )
【答案】B
【解析】切除修复分为两种,一种是碱基切除修复:形成去AP 位点,AP 核酸内切酶切除受损片段,DNA 聚合酶I 和DNA 连接酶修复DNA 链。另一种是核苷酸切除修复:DNA 外切酶切割移去DNA 解链酶解开的12~13个核苷酸(原核)或27~29个核苷酸(真核)的单链DNA ,再由DNA 聚合酶和DNA 连接酶修复DNA 链。
三、简答题
9. 什么是弱化作用?
【答案】弱化作用是一种转录翻译调控机制,核糖体沿着mRNA 分子的移动的速率决定转录是进行还是终止。如在操纵子中存在
(1) 低色氨酸浓度:少,翻译通过两个相邻trp 密码子的速度慢,当4区被转录完成时,核糖体 才进行到1区(或停留在两个相邻的Trp 密码子处),这时的前导区结构是2-3配
对,不形成3-4配对的终止结 构,所以转录可继续进行,直到将印操纵子中的结构基因全部转录。
(2)高色氨酸浓度:核糖体可顺利通过两个相邻的色氨酸密码子,在4区被转录之前,核糖体就到达2区, 这样使2-3不能配对,3-4区可以自由配对形成茎-环状终止子结构,转录停止
,
合成终止。
10.什么是DNA 的T m 值? 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1)DNA 的T m 值即DNA 的解链温度,是指DNA 在加热变性过程中,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的温度,或者说是核酸分子内50%的双螺旋结构被破坏时的温度。
(2)影响Tm 值的因素:
①DNA 的均一性
均质DNA 的熔解过程发生在一个较小的温度范围内,异质DNA 熔解过程发生在一个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均一性高,则融解过程爆发的温度范围窄;
②DNA 分子中G-C 碱基对的含量
在pH7.0,0.165mo1/L的NaCl 中,DNA 的Tm 值与G-C 含量之间有正比关系,DNA 分子中GC 含量高,则Tm 值大,两者的关系可表示为:Tm=69.3+0.41(%G+C)。测定Tm 值可推算DNA 中碱基的百分组成。
③DNA 溶液的离子强度
一般情况,离子强度较低的介质中,DNA 的解链温度较低,而且解链温度范围较宽。而在高离子强度时,DNA 的Tm 值较高,且解链发生在一个较小的温度范围内。
④DNA 溶液的pH 值
溶液的PH 值在5~9范围内,Tm 值变化不明显,当PH>11或PH<4时,Tm 值变化明显。 ⑤DNA 双链本身的长度
一定条件下(相对较短的核酸分子),Tm 值大小还与核酸分子的长度有关。
⑥变性剂
Tm 值变化明显。各种变性剂主要是干扰碱基堆积力和氢键的形成而降低Tm 值。核酸分子越
长,Tm 值越大。
11.什么是增强子?有哪些特点?试述它的作用机制。
【答案】(1)增强子是指能够提高转录起始效率的DNA 序列,它可位于转录起始点的5' 或3' 端,而且一般与所调控的粑基因的距离无关。
(2)作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元件,增强子通常具有下列特点:
①增强效应十分明显:一般能使基因转录频率增加10〜200倍,有的可以增加上千倍;
②增强效应与其位置和取向无关:不论增强子以什么方向排列(5' →3' 或3' →5' ), 甚至与靶基因相距3000bp 或在靶基因下游,均表现出增强效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