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06行政管理综合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答案】政治环境是行政系统运行的主要外部环境之一,其对行政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

(1)国体直接决定着行政系统的基本性质

国体是一个国家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体现一个国家的阶级性质。行政系统是国家政权的心脏,行政系统的性质由国家的性质决定。

(2)政体规定了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

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是国体的表现形式,它规定国家机构的组成形式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关系,也决定行政系统的具体形式及其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政党制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

政党制度对行政系统有多方面影响,它不仅直接影响行政系统与政党间的关系,而且直接影响行政系统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功能发挥、政策稳定性及纠错机制。

(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行政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

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平等程度越高,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就越高。政治权力的民主与平等程度,还制约行政执行中的沟通、协调与公开化程度,即行政执行中的民主程度。

(5)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行政系统的运行状态

政治形势包括稳定与不稳定两种基本态势。稳定的政治形势是行政系统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是行政系统各层级、各部门有序工作的保证。而不稳定的政治形势则会引起行政系统运转的异常,主要表现为:

①政治不稳定造成行政系统的既定日标出现局部性,甚至全局性的变化;

②政治不稳定导致行政系统内部各部门或各层次的忙闲不均,破坏现有行政系统结构;

③政治不稳定导致信息沟通的困难,并使沟通的失真度加大;

④政治不稳定打乱己有工作程序、破坏行政人员的心理平衡,甚至能引发行政系统的彻底崩溃。

(6)法律制度规定与保障着行政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制度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行政系统的地位、权限、功能、机构设置等都由法律规定和保障。不同法律制度在这方面的规定不尽相同,对行政系统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关系也有不同规定。

(7)法律的完善化、科学化程度制约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规范水平

法律的完善化与科学化有机统一,共同制约行政系统的协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法律

的有关规定如果详尽、完备、科学,就会促进与保障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与规范化水平:反之,则容易导致行政系统的混乱。

2. 简述公共预算的功能和目标。

【答案】(1)公共预算的功能

公共预算包括以下三种基本功能:

①控制功能。控制是指为确保有效实施特定工作任务而对具体人、财、物的控制,所以,它常建立在对预算支出详细分类的基础上。19世纪形成的现代公共预算就是这种预算体系。其控制性集中体现在已形成的分项列支预算。它以详细收支科目体系为基础编制政府预算,罗列了详细收入信息,方便于控制。

②管理功能。管理是指确定了组织目标后,项目管理者确保有效地获得和利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它非常关注管理绩效。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绩效预算就是这样一种预算体系。

③计划功能。计划是指确定组织目标、测算为实现组织目标需要的资源,以及决定怎样获取、使用这些资源等一系列决策过程,主要回答“做什么”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计划项目预算最集中地体现公共预算这一功能,它极其强调根据中期战略计划设计和选择项目,然后再用项目去推动资金分配; 当然,预算体系也可以侧重两种以上的功能。

总之,通过预算的特点和作用,可以看出建立一套完备的预算体系的重要性。各国的预算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以致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

(2)公共预算的目标

公共预算在二个层次上影响公共部门运作。公共预算主要有三个层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加强对财政总额的控制、按战略意义上的优先顺序分配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或运作效率。从根本上讲,公共预算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财政问责机制。公共预算最终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制度确保财政资金的吸取和使用履行对公民的责任,实现财政问责。

①总额控制。总额控制指对收支总额的控制,以确保日常财政能平稳运行、财政在长期中有可持续性并维持财政健康。总额控制意味着预算参与者不能随意增加收入和追加支出的限额。这并不是说政府的支出不能增加。即使政府的支出年年增加,但如果这种增加与收入的正常增加相称,这个政府仍是满足财政可持续性的。

②配置效率。由十每个社会的资源都稀缺,因此,改进资源配置效率非常重要。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有两大基本资源配置机制:市场机制和公共预算。为实现资源配置效率,不仅需要一个能够有效率地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还必须有一个理性的、负责的公共预算制度,将稀缺资源有效率地配置去实现公共利益,增进人民福利。对于财政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提高配置效率更是意义重大。

③运作效率。运作效率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有效率地组织和管理财政交易,防止资金被贪污、挪用和浪费,确保立法机构通过的预算能严格而有效地执行,提高收入和支出管理的效率。改进运作效率需要考虑四个问题:控制、灵活性、协调与激励。在预算执行中,基本控制机制是必

要的。否则,就会出现贪污、挪用与浪费。不过,在控制的同时,必须确保各部门拥有一定的灵活性,否则就会失去效率。同时,也需要将节约与创新的激励植入财政交易管理,因过分的控制可能会产生负激励。最后,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协调问题。这种协调既包括负责控制的预算机构与支出部门和收入征收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包括将现金流入和流出间的协调,也包括政府与立法机构间的沟通协调。

④财政问责。公共预算的最终目标是财政问责。它是公共预算应承担的受托责任,是指政府的财政活动应履行其对公民和社会的承诺,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明确支出绩效的前提下,赋予部门及具体项目管理者灵活使用资金的自由与灵活性。这使财政问责的重点从防止资金被用于私人目的转变到有绩效地使用资金,解决公民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财政问责是建立责仟政府的关键。

3. 人事管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案】人事管理原则,是指对人事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些准则和要求,是人们对人事管理活动规律的总结和概括。从我国人事管理的特点和具体工作要求考虑,应当遵循以下一些主要原则:

(1)任人唯贤原则

任人唯贤,是指在选拔任用行政人员时,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反对任人唯亲。德才兼备,是要求行政人员既有德,又有才。“德”是指行政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能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正派的思想作风和旺盛的革命精神等。“才”指行政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求行政人员掌握较为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真才实学和开拓精神,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和实际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只有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才能切实保证行政人员素质的优化,才能有效提高行政工作质量和行政效率。

(2)适才适用原则

适才适用,是指根据每个人的专长和能力、志向和条件,安排相应的职位,各随其志,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各献其功。实行这一原则,是要扬长避短,量才使用,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把每个行政人员放到最适合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实行这一原则,还须坚持人事结合,做到“因事用人”,反对“因人设事”。

(3)晋升唯功原则

晋升唯功,是将行政人员的工作成绩和贡献作为评价、奖励、晋级、晋职的主要标准。有成绩者奖,有贡献者升,成绩突出者重奖,有重大贡献者越级晋升。晋升唯功,就是在行政人员的职务晋升条件上,不能唯年龄论,不能唯学历论,也不能唯经历论,必须注重实绩。因为工作实绩,是行政人员德才的集中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优良思想政治素质和真才实学的人,必然创造出优异成绩。在人事管理中,能否贯彻晋升唯功原则,是衡量行政人员晋升制度是否公平、合理、科学、进步的主要标志,是能否真正实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4)智能互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