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803行政管理综合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为科学、梅奥的组织理论

【答案】从1927年到1932年,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及怀特赫德三位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连续五年进行了新的试验,即著名的“霍桑试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梅奥等人发表了《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等文章,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实证性研究,他们以人、人的行为和人的社会关系为中心的新的研究方向,以及用社会—心理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组织现象的先例,从而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的活的因素—人及人际关系摆到组织中来,并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开创了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先河。梅奥等人以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主要提出了四条原理:

(1)工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工人会追求金钱收入,但也会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因此,社会、心理因素是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

(2)人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机械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3)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经常表现为某种团体的“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是相互依存的,对生产率存在直接的影响。

(4)管理者要寻求和采取一种以社会和人群关系技能为基础的新的领导方式,即“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也即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而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

2. 管理审计

【答案】管理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的审计类别,它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评价并深入剖析的一种活动。它的目的是使被审计单位的资源配置更加富有效率。管理审计利用公开记录的信息,从反映企业管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方一面将企业与同行其他企业或其他行业的著名企业进行比较,以判断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水平。管理审计通过对整个组织的管理绩效进行评价,为指导企业在未来改进管理系统的结构、工作程序和结果提供了依据。管理审计的内容包括管理过程审计和管理部门审计。

3. 行政生态平衡

【答案】行政生态平衡主要指行政职能的确定、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系统运行的机制和方式等与行政环境相适应,取得改造行政环境的实际成果,而行政环境也具备了行政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构成行政环境的各种条件和要素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行政管理本身没有严格的好与坏的区分,只有适应其现状的行政管理才是最理想的行政

管理,这是行政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之一。行政生态学答:行政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来研究行政现象和事实的科学,涉及到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四个方面,其研究的基点,在于政府赖以生存和运作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其环境的互动和动态平衡。它的创立开辟了行政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标志着行政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行政生态学的形成是行政管理实践提出的要求,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开始注重行政管理的外部环境。集生态行政研究之人成,用生态理论和模式来解释行政现象的则是美国人利格斯。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和物理光谱分析上的概念,从社会经济出发,将行政模式分为融合型、衍射型和棱柱型三种,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因而能够适用和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开发中社会国家的行政现象。为通过比较确定各种行政类型的特质提供了一种研究框架。

4. 行政信息交换共享

【答案】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是指一个部门为其他部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而提供行政信息,以及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从其他部门获取行政信息的行为。实现行政信息交换共享是充分开发利用行政信息的有效途径。一个部门从另一个部门获取的行政信息,只能用于本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不得转给第三方和用于商业目的。要避免出现过度的、不合理的交换共享要求和现象。交换共享包括两个阶段:数据抽取汇集阶段和数据整合共享阶段。

5. 公共危机管理

【答案】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危机前的预警管理、危机中的应急处理,以及危机后的善后处理,是全方位的管理行为。危机管理的任务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处理事故、控制事态、协调关系和重塑形象。公共危机管理是危机管理的特殊类型,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整合公共资源,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弧公共危机的一种动态的、全方一位的管理过程。

6. 后实证主义方法

【答案】后实证主义者主张以价值为基础,包含更符合直觉和意识的分析方法,再结合实证研究。他们并没有排斥实证方法,只是对主宰行为的价值因素的重新重视,是反思后的进步。从方法论上讲,实证主义擅长把社会现象拆分成各种系数、指标,单纯对某事件本身进行研究和预测。而后实证主义则主张理解各种社会现象,找出其背后的价值目标和变化; 从社会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来解释现象的产生,强调互动和实例研究。总之,它们最基本的差别是对价值和意识的定位。实证主义要求价值中立,后实证主义则肯定价值前提。

价值判断是非常抽象的东西,不同分析者有不同理解。与严谨的实证分析比起来,后实证主义的主张可能导致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遭到了不少的批判。因此,采用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必须警惕纯粹的抽象价值讨论方法。

二、简答题

7. 简述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所应该遵循的原则。

【答案】法治行政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建设法治政府。它是有“法律性”的法律意义上的政府,是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的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

(1)法治政府应符合合法行政的要求,遵循法律保留原则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 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2)法治政府应符合合理行政的要求,遵循比例原则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要平等对待行政相对方,不偏私、不歧视; 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应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 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必要、适当;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采用多种方式,但应避免采用损害行政相对人权益的方式。

(3)法治政府应符合程序正当的要求,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 要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4)法治政府应符合高效便民的要求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以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5)法治政府应符合诚实守信的要求,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

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生效的行政决定; 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依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对行政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应依法补偿。

(6)法治政府应当符合权责统一的要求

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 行政机关违法或者小当行使职权,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以体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综上所述,我国建立法治政府须在符合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只有满足上述原则,我国的法治政府建设才能在实践中取得实效和成果。

8. 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体制。

【答案】公共危机管理的领导体制可分统一指挥体制、政府职权划分、责任机制与监督机制几个方面。

(1)公共危机管理的统一指挥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