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经济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资产评估学基础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非专利技术
【答案】非专利技术,是指未公开或未申请专利,但是能为其持有人带来超额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的知识和技巧。通常,我们也称其为专有技术、技术秘密、技术诀窍等。
非专利技术主要包括设计资料、技术规范、工艺流程、材料配方、经营诀窍和图纸、数据等技术资料。
2. 基准地价
【答案】基准地价是指城镇国有土地的基本标准价格。是各城镇按不同的土地级别、不同的地段分别评估和测算的商业、工业、住宅等各类用地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基准地价评估是以城镇整体为单位进行的。
3. 企业价值
【答案】企业价值一般被认为是能够反映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经典的价值评估理论认为,一项资产真正的或者内在本质的价值取决于该资产创造未来现金流的能力”由于企业价值评估更多地采用收益法,具体体现为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利润折现法等,所以更多的人认为,企业价值即为现金流量的资本化。
4. 流动资产
【答案】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短期投资等。
二、简答题
5. 简述资产评估报告及其种类。
【答案】(1)资产评估报告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根据资产评估准则的要求,在履行必要的评估程序后,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价值发表的、由其所在评估机构出具的书面专业意见。
(2)资产评估报告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按照资产评估的对象划分,资产评估报告可以分为单项资产评估报告和整体资产评估报告。单项资产评估报告就是以单项资产为对象所出具的评估报告;整体资产评估报告则是以企业整体资产为对象所出具的评估报告。
第二,按资产评估工作的内容可以分为正常评估、评估复核和评估咨询。相应地,资产评估报告也可以分为正常评估报告、评估复核报告和评估咨询报告。
第三,评估生效日根据评估项目的目的和作用不同,资产评估可以分为追溯性评估、现值性评估和预期性评估。评估报告相应划分为追溯性评估报告、现值性评估报告和预期性评估报告。
第四,根据提供内容和数据资料的繁简程度,评估报告可以划分为完整评估报告、简明评估报告和限制评估报告。
6. 房地产评估一般的步骤有哪些?
【答案】房地产评估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接受委托,明确评估的基本事项。接受委托是进行房地产评估的前提,在接受委托后,除与委托方签订委托协议或合同,约定委托与受托双方的责任、义务、权利等事项外,评估人员必须明确以下基本事项:①明确评估对象;②明确评估目的;③明确评估基准日;④明确评估报告提交的曰期;
(2)制订评估作业计划及评估技术方案. 在明确了评估的基本事项后,应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着手制订评估作业计划及评估技术方案。制订评估作业计划主要是对评估各项工作的日程进度作出合理的安排,以便控制评估进度,按时完成评估任务;同时要安排评估人员,组织评估项目组。
(3)现场勘察及收集数据资料. 现场勘察就是评估人员亲临委估房地产现场,对评估对象进行实地勘察,以充分了解房地产的实体状况和所处的区域环境。通过现场勘察,应了解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的形状、地质、地貌、面积,地上物和地下物的布设情况,房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结构形式、装修情况、设备状况、目前的使用情况,以及房地产的环境质量情况等,在进行现场勘察的同时,还应收集其他一些数据资料,包括评估对象周围房地产的交易情况、当地房地产市场行情、评估对象当地的政府颁布的法规及定额指标等。
(4)评定估算,给出评估结果并撰写评估报告。根据所选定的方法和在对所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人员进行评定估算,得出评估对象房地产的符合评估目的的评估价值。在得出评估结果后,应根据房地产评估的具体情况,或者单独提出完整的评估报告,或者出具一份房地产评估的分报告,作为总报告的一个部分。
7. 如何界定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
【答案】(1)从产权的角度界定企业价值评估范围
从产权的角度界定,企业价值评估的范围应该是企业产权所涉及的全部资产。包括企业产权主体自身拥有并投入经营的部分、企业产权主体自身拥有但未投入经营的部分、虽不为企业产权主体自身占用及经营但可以由企业产权主体控制的部分。在实务操作中,具体界定企业价值评估
资产范围的依据有三条:①企业有关产权转让或产权变动的协议、合同、章程中规定的企业资产变动的范围;②企业有关资产产权证明、账簿、投资协议、财务报表;③对国有企业而言,若产权变动需要报批,以上级主管部门批复文件所规定的评估范围为准。
(2)从有效资产的角度界定企业价值评估的具体范围
企业价值评估的标的是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获利能力是企业全部资产中的有效资产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对企业整体进行评估时,需要将企业资产范围内的有效资产与对整体获利能力无贡献的溢余资产进行正确的界定与区分,并且对溢余资产进行处理。其中,有效资产是指企业中正在运营或虽未正在运营但具有潜在运营能力,能够对企业盈利能力做出贡献、发挥作用的资产。溢余资产是指企业中不能参与生产经营、不能对企业盈利能力做出贡献的非经营性资产、闲置资产,以及虽然是经营性资产,但在被评估企业已失去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的资产总称。
8. 简述收益法的理论依据及其适用的前提条件。
【答案】(1)收益法的理论基础是效用价值论。该观点认为资产的价值是由其效用决定的,而资产的效用则体现在资产为其拥有者带来的收益上。在风险报酬率既定的情况下,一项资产的未来收益越高,该资产的价值就越大,而不是由创建的成本耗费所决定。
(2)收益法适用的前提条件:①资产的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用货币计量。收益法是从产生收益的能力的角度来评估一项资产,因此它只适用于能直接产生收益,或者说有现金流的资产;②资产所有者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预测并能用货币计量。即被评估资产的风险报酬率也能够计算。因为资产的价值不仅取决于预期收益,还取决于其风险报酬率的高低;③资产的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期限的长短直接影响该资产的现值。
9. 运用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在选择参照物时需考虑哪些可比性因素?
【答案】运用市场法评估机器设备,可比性因素具体包括:(1)设备的规格型号;(2)设备的生产厂家;(3)设备的制造质量;(4)设备的零部件、配件情况;(5)设备的有效役龄;(6)设备的技术状况;(7)设备的成新率情况(即设备的实体状况,如使用强度、大修理记录等);(8)设备的出售目的和出售方式;(9)设备的成交数量;(10)设备交易时的市场状况;(11)设备的交易时间;(12)设备的存放和使用地点。
10.运用收益法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确定收益额?
【答案】(1)直接测算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比分析“未使用无形资产的收益”与“使用无形资产后的收益”,确定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额的大小。通常,从无形资产为特定持有主体带来的经济利益角度而言,可以把无形资产划分为收入増长型和费用节约型两种。
(2)差额法
当无法将“使用了无形资产”的收益和“未使用无形资产”的收益情况进行比较时,可以通过将“采用无形资产和其他类型资产在经济活动中的综合收益”与行业平均获益水平对比,从而得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