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各邦代表组成的联邦议会是最高机构。 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这反映了() A.普鲁士享有一票否决权。 B.联邦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C.德国即将实现国家统一。 D.德国的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德国史纲》写道: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对此政策评析正确的是() A.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德国统一。 B.一定程度上改善民众生活,缓解社会矛盾。 C.消除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矛盾,阻碍工人运动发展。 D.德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受天主教把团结互助视为社会责任的宗教传统影响,威廉一世提出:“必须把那些工人阶级直接感受到的、不言而喻的实惠,用法律的手段固定下来,才能使工人阶级感知到,国家并不是力图保障社会上富有阶级的工具。”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的。 B.德国有悠久的社会救助传统和经验。 C.宗教传统有助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D.德国统一后君主立宪政体专制色彩浓厚。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A.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材料突出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