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外国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外国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外国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10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外国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20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外国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28 2016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外国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37

一、单选题

1.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在学校表现最突出、易见的时期是( )。

A. 小学低年级

B. 小学中年级

C. 小学高年级

D. 初中

【答案】A

【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2. 有关耶稣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完备的组织管理

B. 高水平的师资

C. 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D. 顺应宗教改革潮流

【答案】D

【解析】耶稣会学校的教育富有成效,主要取决于:完备的组织管理、高水平的师资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耶稣会教育有其致命的弱点,即服从于一个目的——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这一目的是逆历史潮流的,是与民族国家的兴起相对立的。必然因之而遭到各民族国家的拒斥,富有成效的手段服务于一个背时的目的,只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结果必然为历史所淘汰。

3. 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完全正相关的相关系数是( )。

A.0.O1

B.0.05

C.1.00

D.2.00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定量分析中数据描述中的相关系数的理解掌程度。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表示相关的方向,+表示正相关,-表示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值表示相关强度,相关系数为0时,称为零相关,即毫无相关; 相关系数为+1时,即完全正相关,表示两列变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相关系数为-1时,即完全负相关,表示两列变量的变化趋势完

全相反。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苏联在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曾出现把智育视为教育的中心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相对忽视劳动教育的现象。此现象发生于( )。

A.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

B.20年代的教育改革

C.30年代的教育改革

D. 卫国战争时期的教育改革

【答案】C

【解析】苏联在具体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某些偏差:20年代过分强调

,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 30年代劳动教育,把生产劳动看做“学校生活的基础”

则把学生的智育看成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甚至取消了劳动课,结果使学校教育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在苏联建国初期,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建立无产阶级的教育

领导机构一实行民主化、非宗教化的国民教育原则,建立了统一劳动学校等等。因此,答案选C 。

5. 从唐代到清末,科举考试中最常用的考试方式是( )。

A. 巾占经和诗赋

B. 墨义和策论

C. 策论和诗赋

D. 经义和帖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科举考试考试方法的变更情况掌握的程度。唐朝科举考试的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但是后来在北宋三次兴学中,第一次庆历兴学中,改革了科举考试,罢帖经和墨义。所以,我们可以排除ABD. 还有在清末新政的时候,废八股,改试策论。也可以知道策论是肯定有的,诗赋一直都是非常受重视的。

6. 1947年,日本颁布的终结军国主义教育并为战后教育指明方向的划时代教育法案是( )

A. 《学制令》

B. 《大学令》

C. 《产业教育振兴法》

D. 《教育基本法》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日本教育法案的了解程度。1872年,日本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

,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并且效仿法国,将全国分成8改革法令《学制令》

,大学令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传授国家所需要的思想个学区。日本政府在1918年颁布了《大学令》

和知识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可以设立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地力公立大学,单科大学,3-4年修业

年限; 大多是录取的预科或者高级中学高等部的毕业生。日本在1947年的时候颁布了《教育基本

,否定了战时军国主义教育政策,为战后指明了方向,主要精神是:陶冶人法》和《学校教育法》

格,培养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还有学术自由,男女同校等。

7. 西班牙军官、天主教狂热信徒罗耀拉于1534年创立了( )。

A. 虔信派

B. 清教

C 耳卜稣会教团

D. 加尔文教

【答案】C

【解析】西班牙人罗耀拉首创耶稣会,使其成为是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

8. 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 遗传决定论

B. 成熟论

C. 环境决定论

D. 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之主要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遗传决定论、成熟论和环境决定论都是单纯强调某一因素(分别为遗传、成熟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而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注意到内因和外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转化,以及各自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是该理论认为,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同时,外因相互作用,直白点说,就是人有主观能动性愿意与外部因素进行相互的作用。学生这一“祖国的花朵”如果离开了教师这一“园丁”的栽培,可能会自生自灭,不

,而“花朵”无意“成长”这里的无意指能“茁壮成长”; 反过来,只有“园丁”的“辛勤耕耘”

的就是人没有主观能动性,“花朵”亦必将“凋零’。总之,“花朵”的“成长”是“花朵”自身和“园丁”共同努力的结果。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9. 60年代末期,英国创立的开放大学是以( )为对象的。

A. 成人教育

B 职业教育

C. 师范教育

D. 特殊教育

【答案】A

【解析】英国创立的开放大学主要以成人教育为对象,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