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816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替代效应

【答案】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即是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是价格变化的总效应之一,还有一个是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一般在程度上比收入效应大,在正常商品的情况下,两种效应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收入效应也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一般而言,替代效应总是负的,就是说,在实际收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2. 需求的变动

【答案】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需求的变动

如图所示,当任何一种其他影响购买计划的因素变动时,将引起需求曲线移动和需求变动。

,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D 0到D 2)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D 0到D 1)。

3. 交换的契约曲线

【答案】交换的契约曲线也称为合同曲线,是交换双方进行交换时最有效率点的轨迹。该曲线上的任意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可以用埃奇握斯盒状图来说明交换的契约曲线,如图所示。

交换的契约曲线的形成

图中,画出了消费者A 、B 消费两种商品X 、Y 的无差异曲线。两横轴分别表示A 、B 消费X 的数量,两纵轴分别表示A 、B 消费Y 的数量。凸向原点O A 的实曲线I A 、II A 、III A 为消费者A 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O B 的虚曲线I B 、II B 、III B 是消费者B 的无差异曲线。A 、B 两人的无差异曲线分别相切于点P 1、P 2、P 3,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 。

A.B 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因此CC' 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交换都是最大满足效用的交换。

在契约曲线外的点如D 点,A 、B 两人的边际替代率不同,从而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此时,可以通过把商品在A 、B 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在不减少A (或B )的效用情况下,提高B (或A )的效用。如果重新分配沿II A 进行,则到达P 2点时没有改变A 的效用,而B 的效用从I B 水平提高到II B ; 如果重新分配沿着II B 进行是同样的道理。这种重新分配的结果都使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满足了交换的最优条件。

二、计算题

4. 某包装公司粘贴信封的数量为

试求:

(1)若每只信封的市价为0.01元,在竞争性工资分别为10元、5元和2元时该公司雇用的工人数量,并据此画出劳动的需求曲线。

(2)若公司支付的小时工资为10元,当信封价格分别为粘贴量,并据此画出信封的供给曲线。

【答案】(1)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决策原则为:

根据生产函数,可得劳动的边际产量

信封价格,因而生产要素的决策原则变为

。 。 。 元、元和元时的信封,L 为每小时雇用人数,该行业为完全竞争市场。因此,当w 1=10时,

当时,L 2=100 时,L 3=625

劳动需求曲线如图所示。

图 劳动需求曲线

(2

)生产要素决策原则为

小时工资

因此,当P 1=0.1时,L 1=2500;

P 2=0.05时,L 2=625;

P 3=0.02时,L 3=100。

根据生产要素决策原则,可得

; P 3=0.02时,,因此,当P 1=0.1时,。信封供给曲线如图所示。

; P 2=0.05时

,, 根据生产函数,可得劳动的边际产量 , , 因此生产要素决策原则变为

图信封的供给曲线

5. 给定规模收益小变的生产函数,根据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

【答案】α为生产要素L 的收入在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β为生产要素K 的收入在总产值中所占的份额。

设工资的价格为w ,利率的价格为γ,根据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可知

:

根据定义有: 劳动的收入为

资本的收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