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11社会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
【答案】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即在不毁坏社会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它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力能的有力例证。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2. 利他型自杀
【答案】利他型自杀是指在社会组织高度聚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的状态下产生的,个人对集体的牺牲。这种自杀类型主要存在于集体意识强烈的低级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军队中。
3. 社会性别
【答案】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其含义包括:社会性别不是从染色体性别开始,依次决定后面的各个层次; 各个层次之间并不必然应该统一; 社会性别不是一个固定的范畴,而是容易变化的,尤其是可以通过互动和冲突而变化。
4. 科层制
【答案】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它是指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特征包括:①内部分下明确,且每一成员的工作内容、权力及责任都有明确规定; ②分科设层、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③量才录用,组织成员都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 ④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 ⑤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范体系,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 ⑥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关系只是工作关系,公私分明。
5. 主干家庭
【答案】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主干家庭是美国社会学家默多克在1949年提出的一套划分家庭类型的概念,是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己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6. 阶层性贫困
【答案】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7. 文化模式
【答案】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文化模式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与普遍的文化模式。文化模式研究是将各个层次上的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只有研究文化模式,才能认识到一个社会或民族文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进行文化比较。
8. 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
【答案】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是语言相对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表达; 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用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去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的意象不同,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简答题
9. 怎样理解社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答案】(1)社会的涵义
①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②在汉语中,“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古籍中。《旧唐书·玄宗上》(本纪第八)中就有记载:“礼部奏请千秋休假三日,及村间社会。”此处“社会”一词是目前见到的社、会两字最早连用的地方一,意为村民集会。它是一个动名词,由“社”和“会”两字演进而来。“社”原指祭神的地方。《白虎通,社樱》说:“封土立社,示有土也。”“会”为聚集之意。后来两字连用意指人们为祭神而聚集在一起。古籍中的“社”有时也指志同道合者集会之所,如“文社”、“诗社”,或指中国古代地区单位,如“二十五家为社”。
③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生活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社会的范围扩展到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事实上的“地球村”。
④社会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和无限丰富的。
a. 马克思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视点,提出了人类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类型: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并预见性地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
b. 不少社会学家也对社会的类型作犷区分,比如从社会赖以生存的方式上,可将社会分为狩猎与采集社会、畜牧社会、初农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社会类型将会历史地创新与发展。
(2)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社会以人为主体
a. 人是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但这里所说的人是人群而不是单一的个人;
b. 只有以一定数量和质量为基础,并按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人群,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体,因为单个人不可能发生角色关系,也无法谋生,因而不能创造社会;
c. 正因为如此,社会学研究特别关注社会的群体状态,包括家庭、家族、邻里、民族等等。 ②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a. 人是特殊的自然,由于人的自然和社会等多种属性的驱使,人们首先需要满足吃、穿、住等基本需求,因而需要在一定生产力状态下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以解决衣食之源和解决其它方面的物质条件;
b. 在这层意义上说,没有物质生产活动,就不会有人,更不会有人的社会。所以人们在物质
生产活动中结成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其中关系或多或少是这一基本关系的表现或产物。
③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a. 社会要素很多,但需要经过人与人的交互作用才能相互关联,成为一个系统,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以角色的名义(参见下节)出现的一个个的个人;
b. 人与人交往的范围越大,依此而联系起来的社会系统也越大,从原始部落到“地球村”,就是人与人交往范围扩大的结果;
c. 同时,人与人交互作用的层次越深,社会系统的内容也就越丰富。从单纯的谋生过程到宇宙天体的开发,无一不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创造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任何社会状态都是特定的人与人交互作用的产物。
④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又超越了自然状态,是特殊的自然。其主要表现是:
a. 社会是由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物组成的特殊关系和结构;
b. 社会的一切活动都受规范与制度控制;
c. 人的生活具有日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d. 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麦德斯曾提出了个“人口膨胀一自然资源耗竭一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他指出:
①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形成巨大的压力,大大超出它们的承受能力和污染消纳能力,从而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结构和自组织调节机制,造成自然资源再生能力退化和植被破坏;
②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与荒漠化,以及土壤盐碱化;
③引起水资源和能源供给短缺,以及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危及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0.简述社会互动的含义、特点与类型。
【答案】(1)社会互动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