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6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民群众
【答案】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 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中用于生产维持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那部分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必要产品或必要价值。与“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必要劳动时间主要包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必要劳动时间: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一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 资本
【答案】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具有不同的形式。主要表现在:
(1)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按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3)按资本所处的领域不同,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等。
4. 因果联系
【答案】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成为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联系,又必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二、简答题
5.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案】(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的。
(2)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3)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 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6.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答案】可以从以下儿个方面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但同此前的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则是以往任何社会所不可比拟的。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3)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卞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其次,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最后,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不断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
7. 请简述应该如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答案】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
(1)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的设想所采取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新社会制度的思想方法,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2)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是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实际运用,也应该不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和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一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3)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空前伟大的创造性事业。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8. 简析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区别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问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②第一种含义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
③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
④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
(2)联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第二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实现。
三、材料分析题
9. 以下是网上一篇博客的部分节选
……马克思不朽名著《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的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在马克思仙逝125年后,整个西方世界开始经历二战以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个终生都在揭示资本主义弊病的人开始再度强势复活。……据《环球时报》报道,在德国柏林一家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资本论》再度成为畅销书,销量是1990年的100倍。……如今,法国总统萨科齐却捧起了《资本论》,并高调宣称要在今年年底举行的世界领导人峰会上探讨金融危机问题,以期“重塑资本主义”。……
由于现在欧美采取的救市措施完全是社会主义的手段一一把大银行收归国有。有美国人自嘲道,现在美国比中国更加社会主义,甚至全美掀起了一场“姓资姓社”大讨论。……
有分析人士说,眼前的金融危机己经转化为经济危机,而且出现了向制度危机和意识形态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