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量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回答,为什么不能直接依据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回归模型设定? 数据关系在总体回归模型设定中具有什么作用?
【答案】(l )不能直接依据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回归模型设定的理由
经济行为上的因果关系和经济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有区别的。如果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在行为上存在因果关 系,那么表征它们的数据之间肯定存在相关关系。行为关系和数据关系之间存在不对称性,数据相关是行为相关 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计量经济学模型描述和揭示的是经济行为上的因果关系。在一个单方程模型中,作为解释变量的一定是被解 释变量的原因,解释变量的状态和变化决定了被解释变量的状态和变化。如果直接依据数据之间的关系选择和确 定模型的解释变量,经常会将仅仅在数据上相关而在行为上无关的变量选择为模型的解释变量,误将必要条件当 作充分条件。
(2)数据关系分析在总体回归模型设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在经济行为分析中 发现的因果关系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所以在经济行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关系的统计检验是完全必要的,以达到“去伪存真”的效果。数据关系分析是总体回归模型设定的有效工具,这就是计量经济学模型总体设定的“统 计检验必要性”原则。
2. 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样本数据有哪几种? 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常用的样本数据有三类: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和虚变量数据。
(1)时间序列数据是一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例如20年全国的GDP 、各年的商品零售总额、年进出口总额等;
(2)截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例如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2008年的经济普查数据等;
(3)虚变量数据也成为二进制数据,一般取0或1,例如性别、身高是否大于165厘米等。
3. 产生模型设定偏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模型设定偏误的后果以及检验方法有哪些? 【答案】(l )产生模型设定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模型制定者不熟悉相应的理论知识;
②对经济问题本身认识不够或不熟悉前人的相关工作; ③由于变量数据缺乏导致变量无法引入;
④解释变量无法测量或数据本身存在的测量误差。 (2)模型设定偏误的后果
①如果遗漏了重要的解释变量,会造成OLS 估计量在小样本下有偏,在大样本下非一致(但若遗; 漏的变量与 已包含的解释变量无关,则原变量的系数仍具有无偏性和一致性,但常数项仍有偏)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估计和参数估计量的方差都是有偏估计。
②如果包含了无关的解释变量,尽管OLS 估计量仍具有无偏性和一致性,但不再具有最小方差性。③如果模型的函数形式被误设,则后果是全方位的,估计量有偏且不一致,随机干扰项的方差将会被高估, 使通常的推断顺序无效,甚至造成估计的参数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意义,而且估计结果也不同。 (3)检验方法
①通过t 检验或F 检验来检验是否含有无关变量。
②检验是否存在遗漏的变量或函数形式设定偏误的方法包括:残差图示法、一般性设定误差检验以及用博克 斯一考科斯变换来确定函数形式。
二、计算题
4. 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答案】
5. 已知双方程模型:
,试证明:
式中,Y 是内生变量; X 是外生变量;
是随机误差项。求简化式模型?
【答案】由双方程模型可得内生变量和先决变量的参数矩阵:
由
可得简化式参数矩阵:
则简化式模型为:
6. 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l )假如其他基本假设全部满足,但
,试证明,估计的斜率项仍是无偏的;
(2)若自变量存在正相关,且随机干扰项存在如下一阶序列相关:
试证明估计的斜率项的方差为
并就
与存在正序列相关或负序列相关时与模型满足所有基本假定下的OLS
估计
的大小进行比较。
【答案】(l )在其他假定都满足的情况下,存在自相关的斜率估计量为:
其中,所以(2)
、
为
、
的离差形式。
,即估计的斜率项仍然是无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