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延安大学F07西方政治思想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文艺复兴运动

【答案】文艺复兴运动是指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发起猛烈进攻,在文化诸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这场运动大致可分为三阶段:①从14世纪到15世纪中叶,是文艺复兴初期,主要在文学领域展开; ②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扩展到社会政治领域; ③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是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兴起的时期。一系列重大发现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

2. 主权(布丹)

【答案】主权是布丹首先提出来的。布丹认为国家主权是指在一个国家中进行指挥的一种绝对的永恒的权利,是超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利。他将主权看做国家的本质特征,是把国家与其他社会团体区分开来的基本标志。主权具有绝对和永久的性质。主权应包括立法权、任命官吏权等九项内容,其中他特别强调立法权的重要地位,认为这是国家主权的集中体现。为了防止君主侵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他又提出绝对不受限制的主权是不存在的,主权受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受与另一方签订的契约的限制。

3. 群己权界论

【答案】群己权界论是近代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密尔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个人自由的论调,他继承了洛克以来的英国自由主义传统,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最精辟地阐述了个人自由。密尔把人的全部行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行为会涉及他人,另一部分只涉及本人。以此为基础,密尔阐述了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妨害他人,就应有完全的自由:但当他的行为妨害了他人,这行为就被排除在自由的范围之外,而被放进道德或法律的范围之内了,人类就有理有权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因此,是否危害他人,就是“群己权界”的“界”之所在。密尔认为,无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手段是法律的物质力量还是舆论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此为界,这是一条原则。

4. 苏格拉底

【答案】苏格拉底是对希腊政治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思想家。他一生追求真理,把主要精力用来思考和讨论哲学、伦理和社会政治问题。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探讨普遍定义是苏格拉底的一大贡献,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直接思想来源,亚里士多德构造博大政治哲学体系的前提。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与此相联系,他主张贤

人政治或专家政治。

5. 孔德

【答案】孔德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他的实证哲学和政治思想对以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孔德深受圣西门思想的影响。后来,孔德与圣西门在政治和思想上的根本分歧导致了两人的决裂。孔德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实证主义思想体系。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和《实证宗教教义问答》等。他最早提出“利他主义”一词,认为利他必须以利己为基础。他主张社会团结和秩序。

6. 法治(洛克)

【答案】法治是指“法的统治“,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即王权)。洛克认为根据政府权力的性质和目的,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即政府只能以正式公布和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进行统治。只有实行法治,政府的权力才会受到限制,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专制政体与自由根本对立,因此,洛克极力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不仅反对暴君的专制,而且反对“贤君”的专制。他还认为,自由与法律相互联结,有法可依,人人平等,分权是实现法治原则的根本保证。

二、简答题

7. 西塞罗“国家是人民的事业”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案】(1)西塞罗“国家是人民的事业”的基本含义

①在西塞罗的时代,罗马国家内部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已与希腊城邦有很大的不同。他给国家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仲”。他说“国家乃人民之事湘,但人民不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甚至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②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国家要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社会正义与公平,西塞罗在这里否定了暴力压迫和专制统治,他指出,当所有的人处于一个人的暴力压迫之下时,什么都不属于人民,人民却属于一个人,即使是在世界上最美好的城邦,那里也根本不存在任何国家。

(2)西塞罗“国家是人民的事业”的影响

他的国家的概念突破了古希腊“城邦”概念的狭隘界限。他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公民自治体,而是理解为“人民的联合体”。这个概念反映了罗马共和国的特征,成为古代国家向近代国家过渡的中介,事实卜,罗马城邦从来就不像希腊城邦那样狭隘和完全封闭,它创建之后,一直在不断地兼并和吸收其他部族和城市的居民。到西塞罗的时代,它己经完全突破了狭隘的城邦界限。

8. 布丹指出了主权的哪些特征?

【答案】(1)主权的内容

主权包括:立法权、宣战讲和权、任命官吏权、最高裁判权、赦免权、铸币权、度量衡的选定权、有关忠节、服从的权力、课税权等。

(2)主权的特征

①永恒性。主权的永恒性意味着主权不受时间和任期的限制。

②绝对性。就空间来看,在一国范围内,主权是至高无上的,它超越了任何限制; 就时间来看,主权不受此前时代的限制。

③独立性。就主权的空间范围上来看,主权只是在一国范围内具有最高性,当这一权力超出民族国家的范围时候,它就不具有支配权,而只具有独立性。

(3)主权受限的因素

①主权者受到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

②必须遵守与人民订立的契约;

③布丹认为,主权者不能侵犯人们的私有财产,主权者要受到国家基本法《宪法》的限制。

9. 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其它贵族政体的区别?

【答案】理想国,由哲学家执政的国家,即贤人政治。哲学家执政是高超的智慧,真是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组合。

(1)在执政者的标准和条件上

柏拉图的理想国主张贤人政治即哲学家治国,他不是以高贵门第为条件,也不是世袭的,而是凭借高超的智慧和才能来获取职位; 贵族政体则传统的门第高贵世袭,但缺乏真正的才能和能力。

(2)在状态上

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他基于现实城邦政治的一种美好愿景,是一种理想,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成为现实; 贵族政体则一直在西方政治历史上存在,有过这方面的历史考量,是一种现实的政治政体存在。

(3)在内在原则与标准上

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内在原则和标准是一种哲学家的智慧,他需要有高超的治国艺术和学术才能; 贵族政体则仅仅是一种贵族荣誉,是传统权力的历史存在。

10.布丹国家概念的主要特征。

【答案】布丹国家概念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家起源于家庭。家庭的出现既是人类自然本性使然的结果,同时亦带有社会组织的性质。国家是家庭的汇合体。国家是多元起源学说,从家庭到群体是一个自然生长过程,暴力使征服者在被征服社会中建立秩序走向国家,但要通过契约形式正式建立合法国家。

(2)共司财产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和特征。国家的本质是主权和理性所统治的,是许多家庭及其公共财产的混合体。

(3)主权是国家的标志,只有一个拥有了主权的共同体,才能享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从而真正成为一个合法国家。

(4)更多地强调了强力与争夺的作用,强调了臣民对国家的服从。

(5)承认神法和自然法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