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把18世纪西方社会政治、经济领域出现的重大变革称为“二元革命”。下列现象属于“二元革命”的是() A.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B.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D.殖民扩张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地理大发现后,“信息变得重要且价值倍增,商业公会应声成立,有头脑的航海家也都喜欢和商业公会的职员打成一片,这些消息往往是价值千金!”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的商品价格涨跌不定。 B.对外殖民掠夺的需要。 C.世界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 D.贩卖黑奴需要确切信息。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曾说,“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发展②民族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④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从中国经济史来看,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制度与材料中“干预”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
1943年初,重庆的经济部门发表的一份工业报告中说: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这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