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发现后,“信息变得重要且价值倍增,商业公会应声成立,有头脑的航海家也都喜欢和商业公会的职员打成一片,这些消息往往是价值千金!”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的商品价格涨跌不定。 B.对外殖民掠夺的需要。 C.世界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 D.贩卖黑奴需要确切信息。
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印度古里)病逝。六十多年后,一支来自欧洲的船队到达这里,开辟了一条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这支船队的指挥者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943年初,重庆的经济部门发表的一份工业报告中说: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这表明() A.当时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C.当时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
乾隆《震泽县志》载:(农村)“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少隙则又计日受值为人佣作曰忙工。”这说明当时震泽县农村() A.存在农业雇佣关系。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男性,63岁,因确诊为尿毒症,行每周三次规律血液透析9年,近半年始出现双手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确诊的最好方法是() A.骨X线平片。 CT。 MRI。 骨活检。 血2-MG。
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曾说,“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发展②民族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④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