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意象表现”是介于具象表现与抽象表现之间的一种绘画表现方式,同时它又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风格、流派而存在,承载着东方的审美意趣和哲理思辨,画家藉由这种“意象”观念的引导,在中国本土文化语境下生根、萌芽,并探索着向前迈步,已有了一定的立论依据。从字源分析,“意象表现”既包括了中国文化审美里的“意象”,又涵盖了西方绘画里的“表现”,作为本质内涵的油画,却在中西文化的融合间做着尝试,它的创作原理里囊括着“意象”观念的渗透与西方“表现”观念的介入,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词汇——“意象表现”。
“意象”观念由来已久,油画从最初在中国的出现就已深深打上了“意象”的烙印,不论是写实性油画、还是表现性油画,画家都多多少少在其间借用了一定的中国绘画中的笔趣、墨韵,趋向精神诉求的一面,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本土画家成长的环境使然。作为“表现”观念的介入,油画创作过程强调主体的情感外化,反客为主。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意象表现”不拘泥于客观物象的外部形态,而是在提炼与概括中把握其内在本质,把看似平凡的物象通过意象表现观念的导引而趋向更为精神的层面,趋向艺术的本质。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本土,藉由“意象”一词而衍生出了诸多的意象风格油画作品,大有不可遏制之势。这与中国本土油画家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也是画家情感的一种寄托载体。画家在意象表现绘画里找到了实施绘画的多种可能性,并与个人的审美品味结合,而创作出属于个人风格的油画作品。“意象表现”的内涵是“意象”,外延是“表现”,把二者分开叙述是为了整体组合中对于“意象表现”概念的深刻认识。二者虽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却能够表达出当代中国油画家内在的心声,能够借“意象”来“表现”出画家的诸多理念与幻象。“意象表现”体系的确立,是由其所处环境的文化背景决定的。“意象表现”以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姿态在当今的油画创作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造型观和美学观的一次衍生。
通过对油画中的“意象表现”在当下的发展状况;从写实到表现的跨越与举措、从具象到意象的转化与实施;“意象表现”作为技能手段与艺术风格的不同分析、研究、阐释;并与具象表现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研究探讨在中国当代的油画创作中意象表现的延展性和未来前景预估。通过对题材的拓展、技法的丰富、素养的提升、触角的蔓延等来展开探讨,延伸出在中国文化语境下“意象表现” 的可行性。通过梳理、分析中国当代油画中的“意象表现”,结合画家个案,美学史进行研究,论文会采取文献实证法、归纳法和比较研究法展开,深入完整地分析出“意象表现”的诸多艺术特色及发展趋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