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合作学习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生物学教学,教学模式,教学程序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任务日趋复杂,教学的内涵随之更为丰富,教 学的视野再次关注学生整个人的发展和完善。教育要为学生不断的发展自我、适 应变化奠定基础,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交往,学会控制自我, 学会具有社会责任感。现代社会对学校提出了培养“社会人”的要求。课堂教学 实践的社会性应得到充分体现。然而我国目前传统的教育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 传播,使用竞争性的奖励结构,忽略了学生情感的形成、利用及社会性的养成。 针对这一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力加强各种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工作就 显得尤为突出。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当今世界一种主流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一 一合作学习,是很值得研究的。   我国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起步较晚,虽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不足与 误区:(1)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多,实践运用操作研究较少;(2)注重对学习 的个别要素、一般特征研究,对教学条件差异和实施条件研究不足;(3)具体结 合到学科教学的研究少之又少;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推广。本文旨在 通过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指导,结合生物学教学,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对合 作学习模式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确立生物学合作学习教学的基本模式。 笔者通过全面调研,在大量收集、分析、整理有关合作学习资料的基础之上,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通过吸收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等 形式的长处,而耗散其不足,在主体参与、教育民主化、教学分工、互信、竞争、 情知合一,以情促教原则的指导下,构建了生物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 依据所构建的合作学习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程序:第一步:编制合作小 组,教给合作技能;第二步:制订合作计划,提出合作任务;第三步:进行合作 活动,实施监控调节;第四步:进行合作结果交流,给予合作学习评价。 于2002年3月至7月的教育实践期间,笔者在岳阳师范学校幼师二年级303、 304班进行了为时一个学期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实验。实验采用实验教学与测量 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303班为实验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学,完成由人民教 育出版社出版的1998年版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生物学》(全一册)第 六章《节肢动物门》共16课时的教学,并以《蝗虫》一节的教学设计为例,具体 说明了合作学习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操作程序;以304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 学模式完成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实验的前、后测数据分析,进行对比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在生物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和交往技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 习动机、提高学生的自尊、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 力等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分析上述结果,原因在于:合作学习理论将教学过程作为师生共同构建学习 主体的过程,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静态和单向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丰富多样 的交往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使教学认识成为一种社会文 化活动,将主体间的社会交往纳入认识活动过程,建立起积极的群体合作学习关 系,以集体思维促进个体思维,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 自我教育的水平,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沟通,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主 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获得自我的充分发展。   最后,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在生物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 人际关系,使得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   2.在生物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与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3.在生物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   4.在生物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5.在生物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6.在生物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较为系统的论述了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2)通 过教学实践提出了生物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结构和操作程序;为生物教学工作者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提供了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