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珠海分院868儿童心理与教育[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测验总分的分布呈负偏态,说明测验整体难度( )。
A. 偏难
B. 偏易
C. 适中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测验总分的分布呈负偏态,则分数集中在低分端,因此,测验的整体难度较易。
2. 由于实验本身刺激呈现的规律性,使得被试对刺激是否达到阈限值提前做出反应而产生的误差是( )。
A. 习惯误差
B. 期望误差
C. 练习误差
D. 疲劳误差
【答案】B
【解析】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主要有四种: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①习惯误差是指由于被试在长序列中有继续作同一种判断的倾向所引起的误差。②期望误差则是指由于被试在长的序列中给予相反判断(期望转折点的尽快到来)的倾向所导致的误差。为了让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尽可能相互抵消,最小变化法的递增和递减序列要做到数量一致。③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④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称之为疲劳误差。
3.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假装游戏占主导地位的阶段是( )。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形式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
【答案】D
【解析】皮亚杰游戏阶段论
4. 人对同一个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应的动机是(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C
【解析】对同一个目标既想接近又想回避它就会产生趋避冲突。
5. 高尔顿研宄了遗传因素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其研宄方法是( )。
A. 家谱分析
B. 动物实验
C. 心理测验
D. 社会实践调查
【答案】A
【解析】1869年,英国人类学家F. 高尔顿曾以家谱分析法以及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方法,选取英国历史上977个名人及等量普通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父亲、儿女、兄弟,考察统计名人与普通人家属中的名人数量。结果表明,名人亲属中,有名的父亲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而普通人亲属中名人仅1人。数量统计证实天才是遗传的。
6. 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初步成熟的标志是( )。
A. 延迟满足
B. 延迟模仿
C. 认生
D. 对胎教音乐有反应
【答案】B
【解析】12个月以后的婴儿符号表象的出现,使婴儿词语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成为可能,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7. —般而言,产生立体知觉最重要的线索是( )。
A. 运动视差
B. 运动透视
C. 双眼视差
D. 空气透视
【答案】C
【解析】产生立体知觉的线索包括: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视差(双眼线索),其中双眼视差是产生知觉的最重要线索。
8. 在对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进行自由回忆时,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少。这种现象称为( )。
A. 首因效应
B. 启动效应
C. 词优效应
D. 近因效应
【答案】D
【解析】在系列呈现的学习材料中,新近学习的材料的遗忘较少,属于近因效应;对最初学习的材料的遗忘也较少,属于首因效应;中间学习的内容的遗忘较多。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有两种:①最先学习的材料仅受到后摄抑制的影响,新近学习的材料仅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学习的材料受到两种抑制的影响,因此遗忘最多。②最先学习的材料进入了长时记忆,而新近学习的材料则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因此,二者的遗忘较少。B 项,启动效应是指先前学习的经验对后续学习的影响。C 项,词优效应指在快速呈现条件下,词中的字母比无意义字母串中的字母或孤立的字母更容易辨认的现象。
9. 心理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人们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筑在( )之上的。
A. 知觉经验
B. 概念经验
C. 朴素的社会认知
D. 信念—愿望系统
【答案】D
【解析】心理理论的研究者认为人们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筑在“信念—愿望系统”之上的。信念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心理认识或态度,是对客观世界的心理表征。人们做出某种有意的行动是因为他相信这些行为能满足他的特定愿望。
10.皮亚杰认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 )。
A. 基本能够掌握守恒的概念
B. 比较关注事物的本质联系
C. 思维只能集中于问题的一个维度
D. 思维可以注意到问题的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