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社)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社)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社)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9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社)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16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社)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24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812理论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社)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32
一、名词解释
1. 平衡财政政策
【答案】平衡财政政策又称为“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支出应根据财政收入的多少来安排,既不要有大量结余存在,又不要有较大赤字发生,使财政收支基本平衡,从而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也不产生紧缩性影响的财政政策。平衡财政政策所依据的原则是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这一思想受到凯恩斯的强烈抨击,认为坚持平衡财政政策难以消除经济波动,而只会导致经济波动更加严重。
2. 按劳分配
【答案】按劳分配指社会总产品在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有效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分配形式,是反映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社会生产实质的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基础和前提。由于公有制消除了人们在物质生产资料占有土的差别,劳动才成为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尚未高度发展,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条件,只能实行按劳分配。此外,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本身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而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只有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 买方市场
【答案】买方市场是指以买方一为主导、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买方型市场格局。这种类型的市场格局出现于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出卖者为尽快脱手而彼此竞争,相互压价促销,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卖方处于被动地位; 相反,买方则可以在卖方为脱手商品的竞争中待价而沽,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优势地位。在买方市场格局下,可促使企业之间展开竞争,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物美价廉,也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另一方面,买方市场如果出现过分地压低商品价格,则会严重打击了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市场疲软和经济不景气状况。而且由于投资者信心不足,信贷利率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严重时会导致经济萧条。所以,当出现买方市场过度时,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市场需求。
4.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是指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
贸易组织协议》于1995年1月1日建立的,取代了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世界多边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内容的,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使之可以包括关贸总协定贸易自由化的成果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人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扩人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我国政府于1986年提出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要求,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并完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程序,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5. 储蓄缺口
【答案】储蓄缺口是指储蓄小于投资产生的缺口。储蓄缺口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和贫困化的根源之一在于其国内资本积累能力或储蓄能力的不足,资本短缺始终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一大难题。资本短缺的后果是国内储蓄不足以支持投资的扩大,使得实现经济增长率所需要的资本规模无法实现,影响了经济发展。而外资能够弥补国内储蓄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投资规模间的缺口,因此,在国内资本积累能力相对低下而又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的情况下,积极而有效地利用外国资本乃是发展中国家克服国内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获得追加生产要素,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6. 出口导向或出口替代
【答案】出口导向是指采取鼓励办法发展国内制造业,使国内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用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传统初级产品的出口。出口导向战略主张优先发展出口产业,通过扩大出口增加资金积累,扩大市场和实现规模经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出口导向战略的目的是通过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来扩大出口,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经济的增长,并缓和国际收支的压力。出口导向战略的具体实施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原来初级产品出口国的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 二类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 三类是发展深度加工产品和高耐用消费品。出口导向战略肯定了对外贸易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出口导向战略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限制,依赖于关税保护和价格补贴,从而造成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并加重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7. 经济手段
【答案】经济手段是指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通过运用与价值形式相关的各种经济杠杆调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以引导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协调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运行,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调节手段。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经济手段是借助于经济杠杆影响各
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来引导其经济行为,促使其按照宏观经济目标调节它们的生产经营方向、规模和投资决策,因而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的调节是间接的,它是以经济主体的自主选择、自动适应为基础的。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运用不同的经济杠杆,并随时调整经济杠杆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因而又是灵活的。经济手段主要有财政手段、金融手段、汇率手段等。
8. 内向型经济
【答案】内向型经济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对以出口为中心的国际经济活动采取反出口倾向的政策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例如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本国制成品生产,用本国产品替代原进口商品以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通过进口限额、提高关税来扶植本国新兴工业,摆脱对进口的依赖。内向型经济主要利用国内的资金、原料、劳动力、技术等资源发展经济,国外的资源仅是补充。因此,它不仅对制成品的进口,而且包括各种资源的进口都要严格限制,实际上形成了生产要素的国内循环。在内向型经济中,企业的活动舞台基本上在国内,因而风险较小。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动力,因此,产业结构主要是满足当地居民的生活消费和本国工业的生产消费。即使有一部分出口也是为了换回国内市场所需要的消费资料,或者生产更多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
二、简答题
9. 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贸易保护理论认为,一国政府应通过制定某种保护性的措施,而使本国的生产者在其国内市场上获得足以同外来的进口商品进行竞争的优势。贸易保护实施的主要措施有:
(1)进口关税
进口关税是指由政府海关机构对进口商品所征收的税。征收进口关税的目的在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保护本国生产。征收进口关税,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外国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的调整会影响国内商品价格、生产和消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利用进口关税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的做法越来越不受欢迎。世界贸易组织的工作主旨在于使各贸易国都获得最大限度的便利,其虽不主张取消关税,但实际卜是在减弱关税的作用。一些特殊形式的关税(如反补贴税、反倾销税等)仍被普遍认为要继续使用。各国政府都未放弃利用关税对本国经济实行保护的权力。即在外国商品进入本国时,对它们征税。
(2)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指一国政府对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如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所给予的直接的限制。在配额以内,该商品可以进口; 配额以外,则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处以罚金后方能进口。进口配额主要有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
①绝对配额,即政府对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
②关税配额,即进口国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