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单位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836经济地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答案】极化效应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产生不利的作用。涓滴效应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产生有利的作用。

2. 客户响应中心

【答案】客户响应中心是指在集中的区位通过电话把销售、预订、信息供应、技术支持和银行服务提供给分散的顾客的一种新型的公司。

3. 梯度推移理论

【答案】梯度推移理论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之上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则是低梯度区域。

4. 组织链

【答案】组织链是组织关系系统。跨国投资建立的机构,是跨国公司组织的一部分。在管理上,它与公司内其他机构有着一定联系,尤其是与公司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以及相关的生产机构的联系更为密切。这种联系,决定其在跨国公司网络中的地位。

5. 传统产业

【答案】传统产业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传统产业包括电子行业、制鞋、制衣服、光学、机械等。

6. 横向一体化

【答案】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该类增长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7. 辨析经济地域综合体和经济区

【答案】(1)经济地域综合体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经济意义在于,能够促成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化与协作,形成内部联系紧密的经济系统,增强经济运行的稳

定性,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 通过完善生产体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

然环境; 各经济和社会组织共同利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社会公共投资,获得外部经济效益。

(2)经济区

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8. 区位理论

【答案】区位理沦有两层基本涵义,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己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 另一层与前者正好相反,即空间区位己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根据其产生与发展的先后,区位理论可以分为占典区位论和现代区位论。

9. 配第—克拉克定理

【答案】配第—克拉克定律是克拉克在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10.集聚因子

【答案】集聚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等)。集聚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11.潜导产业

【答案】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

12.极核式空间结构

【答案】极核式空间结构是指区域中个别地点因为某种发展机遇而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增长极,然后通过极化作用,不断吸取周围区域的资源和要素,导致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存在着上述明显极核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简答题

13.试述梯度理论的基本内涵,并对其在中国的应用进行评述。

【答案】(1)梯度理论的基本内涵

梯度推移理论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之上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兴衰

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则是低梯度区域。

(2)梯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评述

在中国,梯度推移学说于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区域经济研究中,主要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重点转移问题。观点提出后,引起广泛讨论,形成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①反梯度推移论

反梯度推移论认为,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完全依照其所处的梯度,而应该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来定。如果按照梯度推移,只能是低梯度上的区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永远得不到改观。

②并存论

并存沦认为,区域之间的经济技术的空间推移同时存在着梯度式推移、跳跃式推移和混合式推移三种形式。但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他们的作用大小有别。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时期,梯度推移作用最大;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时期,跳跃式推移比较多见。

③主导论

主导论认为,区域之间的梯度推移从不同的层次观察确实存在多种形式。但是,从主体看,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其他推移形式只是发生在少数领域、个别区域或特殊的时期。

14.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有何阶段性特征?

【答案】企业的空间增长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1)第一阶段

企业形式十分简单,产品单一,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较少,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

(2)第二阶段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空间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地域分工。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出现,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其功能是进行总体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元的活动。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

(3)第一阶段

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多样化。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每一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与此相应,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级: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

15.比较分析企业空间演变的四个模式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答案】企业空间演变的四个模式特点:

(1)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