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社会的发展对于第二外语习得者英语口语及其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Chomsky 提出的“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和“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成为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的研究基础。以Harvey Sacks 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对会话分析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理论背景和研究设计思路。国外相关的会话分析研究焦点多为英语为本族语者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多针对配对形式本身的优势及其作用,配对形式与产出的关系,采访者与被采访人的互动上,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互动口语产出研究很少。本文在会话分析的理论基础上, 把第二外语学习者30对60名大学生作为涉及对象,以其在合作型任务过程中的配对口语互动产出为研究内容研究了学生口语互动产出的类型及其会话主题组织能力等特征。 本文研究的问题包括学生在合作型任务中的互动口语产出都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中的互动产出会话在主题展开等方面都具有哪些特征。针对研究问题,研究者先进行取材,将120名学生完成合作型任务中的互动产出进行录音,然后进行转录选取有效的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按照会话分析中互动产出类型分类的标准将基本数据进行整理。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合作型任务中的互动口语产出主要有四种类型,合作型,平行型,不对称型和混合型。不同的类型在会话主题的开展,提问等方面具有本身独特的特征。本研究对大学生在合作型任务中的互动产出做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从而对相关的第二外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积极的效果。研究表明学生的口语互动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需加以关注,相关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对口语产出形式的分析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提供真实的交际场合和交际需要,使学生在交际中学习交际,传递信息,增长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