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综合课程

【答案】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简答题

2. 请解释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答案】“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是最宏观的教育价值,它具体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分别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

“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如不同学科的目标、具体教学过程的目标。

3. 布鲁纳对“学习准备”的理解与源自于“儿童中心”理论的“准备观”有什么不同?

【答案】近代教育思潮中“儿童中心”的重要理念认为儿童的智力发展主要不是由于来自环境的影响,而是其自身的自然展开过程。按照这一观点,准备,就是容易而且有效地学习某种知识的心理素质。如果不具备这种相应的心理素质,学习者即使努力,也收效甚微。

而布鲁纳则认为这种所谓的学习准备是一种僵化的准备观,它不过是一半真理,是有害的。因为教学的设计固然要考虑儿童发展的适当期,但适当期并不是自然出现的生理年龄段。这种准备观的最大弊端是“让人单纯地去等待有准备”,这使得教学往往落在儿童智慧生长的后面,奴性地跟从生长,而不是有效地促进生长。布鲁纳主张,正确的准备观不是这种生理概念,而是教育概念。充分掌握先行的、较简单的知识技能,构成学习后行的、更高深的知识技能的心理基础,这才是“准备”的真正涵义。即是说,“准备”是受教育影响而引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影响的概念函数。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盲从儿童智力发展自然进程。教育影响理应成为加速儿童的准备、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生有准备,或者为准备提供机会”。

4. 加涅是如何区分各种学习结果的? 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加涅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因为教学就是

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标。对教学目标的分类,也就是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即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来分类。加涅区分了五类学习结果:

(1)理智技能,是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2)认知策略,是学生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

(3)言语信息,是人类把一些积累起来的知识传给下一代的主要方式;

(4)动作技能,即动手操作的能力,它是人类习得能力的一个部分;

(5)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内部状态,它影响个人对某些事情采取行动的选择。

这五类学习结果之间,并不存在复杂性、等级性的序列关系,其次序是随意安排的。

5. 结构功能主义学者怎样定义“隐性课程”的? 与之相对的“批判课程理论”的涵义是什么?

【答案】结构功能主义的“隐性课程”与“批判课程论”:

(1)结构功能主义教育社会学者把隐性课程定义为学校、班级生活中所蕴含的、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班级生活结构、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等)。

(2)批判课程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崛起。批判课程理论认为,作为班级和学校关系结构的隐性课程确实复制着社会阶级结构和经济结构,但这种结构却是不平等的;作为意识形态的隐性课程在以“霸权”的形式发挥着控制功能;通过“破译”隐性课程可以使课程产生“激进的变革”,从而指向社会公正与人的解放。该理论大大深化了对课程本质的认识,推动了课程理论的发展。

6. 请简单对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评述。

【答案】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紧紧扣住学习及其内部过程展开。他认为,教学过程既要依据学生学习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通过指导影响这一过程。教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但这种因素要想发挥效力,就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内部条件。基于这种认识,加涅系统研究了学习的层级、过程、阶段、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加涅提出的由简至繁的八个学习层级,对每一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都作了分析,教师据此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便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他把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与教育目标有机联系起来,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考查了达到每种目标所必须的相应教学事件。这是吸收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优点之处。他采用流行的信息加工观点提出的学习模式,不仅揭示出学习的各个内部加

工的阶段,而且指出其相应的教学阶段和教学事件,推进了信息加工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与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相比,加涅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而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他强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影响,强调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在加涅看来,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要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前提,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问题解决者。因此,他强调教师要提供最充分的指导,以便使教学内容条理化,符合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

7. 请说出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主要涉及哪几类,并请列举它们各自有代表性的理论。

【答案】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三类:

(1)以认知发展为取向的教学模式。有代表性的有崛起于20世纪50~60年代世界各地的“新教学论”的教学设计模式,其中包括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瓦根舍的范例教学设计模式、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70年代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2)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有代表性的是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3)以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有代表性的是罗杰斯创立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三、论述题

8. 请论述布鲁纳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布鲁纳用“表征”或“表征系统”的概念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特征。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形式或规则。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的量的连续过程,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三类表征系统分别是:行为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它们“即通过动作或行动、图像或映象,以及各种符号来认识事物。这三种表征系统的相互作用,是认知生长或智慧生长的核心”。在布鲁纳看来,人类就是凭借这三种信息处理系统来认识世界的,它们大体上对应着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在儿童发展初期,他们是根据对客体的直接感受来表征客体的。这种行为表征是与人类演讲中注重扩展动作能力的阶段相吻合的。

(2)在儿童发展的早期,他们从完全采用行为表征过渡到图像表征,即开始能够使用“心理映象”作为某些客体或事件的代用品。这同人类创造发明指向扩展感觉能力的时期也是一致的。

(3)最高级的表征形式是符号表征。符号表征与图像表征的根本区别在于:图像表征同它的指称物在形式上是完全相似的,而符号表征则完全是任意性的,但我们一般都能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同样,符号表征是与人类旨在扩展推理能力的时期相应的。

在布鲁纳看来,人类智慧发展始终是沿着这三种表征系统的顺序前进的。然而,这三种表征系统虽说是按顺序发展的,但它们并不能相互取代,事实上,人的一生中一直在连续不断地使用这三种表征系统。同时,三种表征的顺序在人的智力发展中只是有所侧重,这种顺序并不是像时钟装置那样机械,它是受环境(特别是学校教育环境)影响的。人类文化的构成,即是以这三种显然不同的方式来表征我们的学习经验和思维的结果。

9. 试比较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四个基本取向,并结合实际谈谈每一种取向的优缺点。

【答案】(1)四种基本取向的比较

①概念

a. “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的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