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理论之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目录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理论之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 考研复试题库(一) .. 2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理论之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 考研复试题库(二) 11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理论之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 考研复试题库(三) 20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理论之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 考研复试题库(四) 28 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理论之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 考研复试题库(五) 36

一、名词解释

1. 情感符号说

【答案】情感符号说是西方符号论美学对艺术本质的解释,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恩斯特·卡西尔和美国的符号美学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朗格。卡西尔将艺术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苏珊·朗格发展了这一学说,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但这里的情感不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情感”和“艺术符号”。该学说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见解,但“符号”究竟是什么,艺术究竟是不是“符号”,有没有抽象的普遍人类情感等问题未作圆满回答。

2. 互动性

【答案】互动性是指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德国社会学家G. 齐美尔在其于1908年所著的《社会学》一书中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米德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互动的类型主要有:①语言的互动与非语言的互动; ②正式的、有组织的互动与非正式的、无组织的互动:③传统的、习惯方式的互动与现代的、创新方式的互动等。

3. 绘画

【答案】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艺术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它在美术门类中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居于基础地位。绘画可以由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经验,描绘出取材于社会和自然的一切可视形象。在照相术发明以前的漫长岁月里,绘画是用直观形象记录和反映现实的主要手段。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类型,题材极为广泛。因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技法不同,分为许多品种,其中主要的是油画、水墨画、版画等。

4. 文化创意产业

【答案】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的核心,它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它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演、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

5. 西方现代派艺术

【答案】西方现代派艺术是萌芽于19世纪中期,产生于19世纪末叶的艺术流派。西方现代派艺术不是一个单一的艺术流派,而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等数量繁多的西方文艺流派的总称,几乎遍及艺术的各个种类和体裁。总体上讲,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思想根源是各种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它在内容上大多表现西方现代社会的深刻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反映出危机社会中人的异化; 形式上大多标新立异,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艺术的表现能力,扩大了艺术的表现空间。

6. 古典主义

【答案】古典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创作方法。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妥协产物。古典主义的艺术特征主要有:①创作忠于自然又合乎理想。古典主义强调复古,号召“摹仿自然”,自然不是指客观世界,而是经过主观选择的现象,主要描述对象是人性; ②崇尚理性与理智、排斥感情,讲求共性与规则,往往以抽象的共性代替具体的个性,强调克制自我的感情和欲望,服从国家的需要,为君主专制的利益服务; ③结构严谨。例如按照“三一律”创作剧本,即故事必须发生在同一地点,情节一致(情节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时间一致(限于一昼夜之内); ④采用诗的语言,即把文体和语言分为雅俗两种,粗词俗字不能出现在悲剧中; ⑤古典主义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反对烦琐、枝蔓、含糊、晦涩。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

7. 艺术批评

【答案】艺术批评指艺术批评家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艺术现象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艺术批评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接受方式,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 分析阐释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作品的得失、作品的艺术特征、作品所包含的艺术规律等问题。艺术批评建立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之上,是艺术欣赏的深化。艺术批评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问起沟通、调节、引导作用; 影响、指导艺术创作,进而影响艺术接受; 艺术批评不只对作品本身,还会对作品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调解。

8. 象征

【答案】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涵,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二、简答题

9. 淡谈你对“有意味的形式”的看法。

【答案】(1)“有意味的形式”的含义

“有意味的形式”指英国艺术批评家克利夫。贝尔提出的关于“艺术本质”的理解。贝尔通过“后印象主义”绘画发现了线条、色彩的构成关系及其排列组合在艺术作品中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他把这种构成方式和排列组合称为“有意味的形式”。

(2)“有意味的形式”观念的重要影响

①对形式的强调反映了19世纪以来艺术创作的变化和美学研究的转折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艺术一直注重再现现实,西方美学也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占据统治地位,虽然也有一些注意形式的倾向,但基本上都是些支流,这种情况直到塞尚出现后才得到改变。塞尚抛弃了再现性因素,代之以主观重构的绘画形体,自那以后,形式主义逐渐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克利夫·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正是从美学上对这一思潮进行辩护和总结。

②“有意味的形式”直接为现代主义创作提供了理沦依据

其推动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在美学上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破除传统美学中的机械的形式——内容二分法,开展情感与形式之间对应关系的研究,揭示艺术作品的独立性等方面打开了新的思路。

(3)“有意味的形式”观念的缺陷

①将问题神秘化

细加推敲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理论,不难发现其循环论证的弊端,即把问题神秘化了,而且最终也未能解决意味的本质问题,这给他的理论带来了一些缺憾。

②贬低了一切再现性、写实性艺术

贝尔井不把形式看作是唯一的东西,他认为,线条和色彩的组合中体现了一种特殊的意味,这意味来自于艺术家的精神。但贝尔对什么是“意味”,怎样能激起审美情感,没有圆满解释,甚至说“意味即形式”。其学说强调艺术形式的价值,但此观念贬低了一切再现性、写实性艺术。

贝尔陷入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在于否定再现,其摆脱困境的方法只有一个:坚持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审美情感并不是来自于克利夫·贝尔所说的色块、线条所组成的纯形式,而是来自于社会生活。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10.简述艺术美和现实丑的关系。

【答案】丑本身是使人不快的事物,是恶的外在表现,是违背正常发展规律的事物的形式。但在艺术领域中,不管是现实丑还是艺术美,都是美的集中表现。艺术美和现实丑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

(1)艺术美和现实丑相互排斥

艺术美和现实丑是不可融合的二者,犹如水和火。艺术美把现实丑表现得更为丑陋,把艺术美对比得更加美丽,具有强烈的冲击感。

(2)艺术美和现实丑相统一

本质上,艺术美和现实丑相互统一、可以转化。世间没有绝对的丑,也没有绝对的美,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