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侨大学文学院(泉州校区)717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王孟诗派
【答案】王孟诗派是盛唐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之一,又称“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诗派诗人多仕途失意,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寻求隐逸,因而诗中多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其诗风清新流丽,常常表现出静谧恬淡的境界。孟浩然、王维是王孟诗派的代表作家。两人都工于五言,都善于描写自然景物,风格也有近似之处。在艺术成就方面。二人既可并驾齐驱,又各标风韵,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王维的代表作主要有《辋川集二十首》《山居秋螟》《渭川田家》等,孟浩然的代表作主要有《夜归鹿门歌》《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
2. 神魔小说
【答案】神魔小说是古代小说的类别名,以其内容主要讲神魔之争而得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始标其名,并认为它是明朝小说创作的两大主潮之一。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传》《三宝太监西洋记》等。其语言风格不拘一格,想象力丰富,背景或为虚幻或为海外某地假托,综合宗教、神话等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至今广为传颂。小少文人或依历史事件,或依流行的神怪故事,创作了大量此种类型的文学名著。
3. 公安派
【答案】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其中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就是由他提出的。公安派以“性灵说”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在创作上,其诗文“变板重为轻巧,变粉饰为本色,致天下耳目于一新”,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但也有些作品过于率直浅俗。
4. 《楚辞·九歌》
【答案】《九歌》是在楚国民间祭神歌曲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组抒情诗,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在内容上,《九歌》受到楚国民间宗教巫术文化的影响,均是借神灵以抒情,多有恋情的描写。在艺术上,尤其善于把景物的描写、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与人物的思想情感的抒发完美地融为一体,创造出十分优美的艺术境界。《九歌》的语言清丽优美、生动自然,且极具抒情性,又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唯有《国荡》刚劲悲壮的风格不同于它篇。
5. 话本小说
【答案】话本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流行于宋元时期,又称宋元话本。当时,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市人口的剧增,通俗的民间文学在宋代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话本小说是宋代民间文学的代表。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四家中小说、讲史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 后者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6. 苏辛
【答案】“苏辛”是北宋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自晚唐“花间派”以来,词以婉约为正宗,诗庄词媚,几成定格。到了苏轼,才以豪健纵放之笔,创豪放一派,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开拓了词的表现领域,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使词体获得了解放,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风格,并把它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辛词热情洋溢,慷慨壮烈,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创造出瑰丽雄奇的艺术境界,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苏、辛词以豪放为主,但也有多种风格并存,所作婉约词并不亚于婉约派词人的作品。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辛起了重要而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填空题
7. 归有光《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
【答案】项脊轩志
【解析】《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相关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
8.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楚辞的《_______》。
【答案】九歌·湘夫人
【解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九歌·湘夫人》。第一句写出了微微的秋风,吹拂着眼前的万物。第二句写出了洞庭湖水泛起了波浪,周围的树木纷纷坠下了落叶。
9. 南朝乐府民歌多用谐音双关这一手法来传情达意。《西曲歌·青阳渡》“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这四句诗的后两句中,运用了谐音双关手法的应该是_______这个词组,它双关的应是_______一词。
【答案】轻捣; 倾倒
【解析】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双关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音异字的,如:以“藕”双关“偶”; 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这些巧妙的双关语的运用,不仅使得语言更加活泼,而且在表情达意上也更加含蓄委婉。
10.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记载,诸宫调相传为宋代熙丰元枯年间泽州_______首创。
【答案】孔三传
【解析】据宋王灼《碧鸡漫志》载,诸宫调相传为北宋熙丰元祷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
11.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
【答案】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析】出自屈原的《离骚》。这句话意思是虽然现实黑暗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曲折遥远,但是,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12.“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对_______的评价。
【答案】《儒林外史》
【解析】《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作者从多方面揭露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丑恶嘴脸,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无情地鞭挞和深刻批判,其高超的讽刺艺术,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鲁迅说:“追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
三、论述题
13.试论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
【答案】小说是明代最具时代特征的文学样式。特别是长篇小说,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繁荣局面。总体来说,明代长篇小说繁荣的原因主要有:
(1)明代安定繁荣的社会经济,为明代小说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土壤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政权以后,吸取了元统治者覆亡的历史教训,在明初采取了恢复发展生产、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方针。历百年左右,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局面。中叶以后,工商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要求在文学中得到反映,因而在宋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俗小说,便受到他们的欢迎而得到发展的机会。
(2)明代小说的繁荣是宋元时期说话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明代小说,是在宋元时期的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文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称为“拟话本”,就是直接摹拟学习宋元话本的产物; 长篇小说如《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部分都是由宋元说话中的讲史、说经演化发展而来。嘉靖以后,文人独立创作的反映现实的长篇小说如《金瓶梅》等,亦取资于说话文学的写作经验。
(3)小说理论的推动
宋元以来通俗小说创作的实践,显示了这一文学形式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因而受到明中叶以后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文人的重视。他们在理论上给予通俗小说以高度的评价,阐明其社会的和文学的价值,为小说争得了文学地位。如李费就将《西厢》《水浒》与秦汉文、六朝诗相提并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