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复试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相对静止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承认物质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状态。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与平衡的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其一是指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其二是指没有发生质变。即从事物本身来看,事物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性质,仍然处于不显著的量变阶段而没有变成别的事物,暂时显现为静止状态。
2. 扬弃
【答案】扬弃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既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3.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及其表现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与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①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貌来改造客观世界;
②是按照自己的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来改造客观世界;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以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规律是客观的,具有稳定性和强制性,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要使主观符合客观而达到预期结果,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4. 发展
【答案】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
5. “两个必然”
【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这一重要思想。这两个著名的科学论断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核心。
6. 垄断利润
【答案】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高额垄断利润一般是通过规定垄断价格实现的。垄断价格以高于自由竟争条件下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目标利润率”为中心来制定,这样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来操纵垄断价格,促使实际利润率和“目标利润率”趋于一致,就可以较有把握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二、简答题
7.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够极大地享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a. 经济全球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
b. 经济全球化的多数规则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制定;
c.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国内经济矛盾。
②经济全球化在加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同时,也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矛盾。
a. 加剧了贸易领域的矛盾;
b. 加剧了投资领域的矛盾;
c. 加剧了金融领域的矛盾。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
a.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
b. 经济全球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c.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②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a.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增加;
b.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
c. 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威胁。
8. 怎样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②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③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②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9. 简述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答案】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发生主要是商品生产技术的对比,优胜劣汰,以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这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等价交换又是通过价格和供求双向制约实现的。
②刺激作用
由于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来交换,谁首先改进技术设备,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谁就获利较多。因而,同部门同行业中必然要有竞争,这种情况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
③筛子作用
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这是第二个作用的结果。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竞争,由于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想方设法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也会促使优胜劣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经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