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J004计算机网络(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综合题
1. 假定在使用CSMA/CD协议的
以太网呢?
【答案】以太网把争用期定位争用期内可以发送512bit 数据,重传应推后的时间为r 倍的争用期。对于10Mb/s的以太网来说,等待的时间为:
而对于100Mb/s的以太网来说,最短帧长认为512bit (64B )。等待时间为:
2.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答案】(1)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①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速率在10Mb/s以上),但地理上局限在较小的发网内(如l km 左右)。在局域网发展的初期,一个学校或工厂往往只拥有一个局域网,但现在局域网已得到非常广泛地使用,一个学校或企业大都拥有许多个互连的局域网;
②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城域网的作用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的城市,
其作用距离约为城域网可以为一个或几个单位所拥有,但也可以是一种公用设施,用来将多个局域网进行互连;
③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的作用范围几十到几千公里,因而有时也称为远程网。广域网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其任务是通过长距离(如跨越不同的国家)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连接广域网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④个人区域网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个人区域网就是在个人工作地方把属于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如便携式电脑等)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因此,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 (Wireless PAN), 其范围大约在10m 左右。
(2)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①公用网(PublicNetwork )。电信公司(国有或私有)出资建造的大型网络;
②专用网(PrivateNetwork )。某个部门为本单位的特殊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造的网络,这种网络不向本单位以外的人提供服务。
(3)用来把用户接入到因特网的网络这种网络就是接入网AN (Access Network), 又称本地接入网或居民接入网。这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计算机网络,他本身既不属于因特网的核心部分,也不属于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第 2 页,共 18 页 以太网中某个站在发送数据时检测到碰撞,执行退避算的法时选择了随机数r=100。试问这个站需要等待多长时间后才能再次发送数据?如果是
(4)从网络的交换功能来看可以分为: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传输数据、释放资源。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整体传送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查找转发表并转发。
分组交换:单个报文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查找转发表并转发。
混合交换:混合以上多种交换方式。
3 码分多址CDMA 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
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
【答案】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由于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码分复用最初是用于军事通信,因为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优点: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覆盖范围大;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采用CDMA 可提高通信的话音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减少干扰对通信的影响,增大通信系统的容量(是使用GSM 的
安装时间长等。
4. —个TCP 连接下面使用256kb/s的链路,其端到端时延为128ms 。经测试,发现吞吐率只有120kb/s。试问发送窗口W 是多少?(提示:可以有两种答案,取决于接收等发出确认的时机)。
【答案】已知往返时延=128×2=256ms。
第一种情况,设发送窗口为X 字节,假定一次最大发送量等于窗口值,那么每发送一次都需停下来等待得到本窗口的确认,以得到新的发送许可,则
倍),降低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等等。 缺点:需要为各站分配不同互相正交的码片序列;地域受线路影响,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用,
解得:X=7228。
延),当收到对当前最早的一片数据的确认时,窗口前移,则
第二种情况,设发送窗口为X 字节,对其分片发送,假定每一个分片都很小(忽略其发送时解得:X=3840。
所以发送窗口的值可能是7228字节,或者3840字节。
5. 设每隔1微秒就分配出100万个IPV6地址,试计算大约要用多少年才能将IPV6地址空间全部用光。可以和宇宙的年龄(大约有100亿年)进行比较。
【答案】“每隔1微微秒分配出100万个地址”即以
IPV6使用16字节的地址空间,故总的地
址数为
大约是宇宙年龄的1000倍。
第 3 页,共 18 页 个/秒的速率分配地址,设全部分配完所用的时间为t ,
则
6. 用ASN.1基本编码规则对以下数组(SEQUENCE-OF )进行编码。假定每一个数字占用4个字节:2345,1236,122,1236。
【答案】整个的编码为:
7.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3100Hz ,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
S/N再増大到10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案】根据香农公式输速率増
加那
么
易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
可得
信息速率增加为:
所以最大信息速率只能再增加左右。 得信噪比所
以
应增大到大约110倍。 可得其中那么若想使最大信息传输速率增加60%, 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若使最大信息传而由原始
的故由香农公式
而 所以最大再増大到10倍,那么
8. 端到端时延与时延抖动有什么区别?产生时延抖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在传送音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都有较高的要求?
【答案】(1)端到端时延与时延抖动的区别:
端到端的时延是指信号按照固定长度打包经IP 分组送入网络中进行传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间差;而时延抖动是指时延的变化。
(2)产生时延抖动的原因:
在使用IP 协议的因特网中,每个分组是独立地传送,因而这些分组到达接收端是非等时的,即每个分组的时延不同,因此产生了时延抖动。
(3)在传送音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都有较高的要求的原因:
多媒体数据往往是实时数据。在发送实时数据的同时,在接收端边接收边播放。模拟的多媒体信号只有经过数字化后才能在因特网上传送。这就是要经过采样和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然后将一定数量的比特组装成等时的分组。这种等时分组进入因特网的速率也是恒定的。但传统的因特网本身是非等时的,因而这些分组在接收端的到达速率一般都会变成非恒定的。如果在接收端对这些以非恒定速率到达的分组边接收边还原,那么就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失真。因此,在传送多媒体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都有较高的要求。
第 4 页,共 1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