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J003计算机网络技术(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为什么需要进行报文鉴别,鉴别和保密、授权有什么不同,报文鉴别和实体鉴别有什么区别?

【答案】使用报文鉴别是为了对付主动攻击中的篡改和伪造。许多报文并不需要加密但却需要数字签名,以便让报文的接收者能够鉴别报文的真伪,然而对很长的报文进行数字签名会使计算机增加很大的负担,当我们传送不需要加密的报文时,应当使用比较简单的报文鉴别。

鉴别是要验证通信的对方的确是自己所要通信的对象,而不是其他的冒充者。而保密是指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即信息只为授权用户使用。授权涉及的问题是所进行的过程是否被允许。

报文鉴别是对每一个收到的报文都要鉴别报文的发送者,而实体鉴别是在系统接入的全部持续时间内对和自己通信的对方实体只需要验证一次,实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进程(客户或服务器)。

2. 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所示。LAN2〜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 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图 网络互联图

【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对CIDR 的理解。 对

对主机数150, (第24位为0);

主机数91

, (第24,25位10); 主机数为15,主机数为3, 主机数为3, 所以主机位为5bit , 网络前缀27, 分配的地址块所以主机位为3bit ,网络前缀29,分配的地址块所以主机位为3bit ,网络前缀29,

分配的地址块为 (第24, 25,26,27位为1110); (第24, 25, 26,27,28, 29位为111101); (第24, 25, 26, 27,28, 29位为111110)。

所以主机位为8bit , 网络前缀为24,

分配地址块所以主机位为7bit , 网络前缀为25,

分配地址块

分配网络前缀时应先分配地址数较多的前缀。题目中没有说LAN :上有几个主机,但至少需要三个地址给三个路由器用,本题可以有多种答案。

3. 使用TCP 对实时话音数据的传输有没有什么问题?使用UDP 在传送数据文件时会有什么问题?

【答案】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虽然传输可靠,但重传数据会有时延,所以如

,果话音数据是实时传输,则必须使用UDP ; 如果不是实时播放(边接收边播放)则可以使用TCP 。

UDP 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虽然不保证可靠交付,但不会因网络出现的拥塞,而使源主机的发送率降低。因此,只要应用程序接受这样的服务质量就可以使用UDP 。

4 码分多址CDMA 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

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

【答案】每一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由于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码分复用最初是用于军事通信,因为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

优点: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覆盖范围大;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采用CDMA 可提高通信的话音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减少干扰对通信的影响,增大通信系统的容量(是使用GSM 的倍),降低手机的平均发射功率等等。

缺点:需要为各站分配不同互相正交的码片序列;地域受线路影响,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用,安装时间长等。

5. 在IPV4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的固定首部中却没有,这是为什么?

【答案】IPV4中的协议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运输层数据是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IP 层知道将此数据提交给哪个进程,而在IP 数据报传送的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都不需要知道这一信息。实际上,在IPV6使用“下一个首部”字段实现了IPV4中的“协议”字段的功能。当IPV6数据报没有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作用和IPV4的协议字段一样,它的值指出了基本首部

6或17分别表示应交付给TCP 或UDP )后面的数据应交付给IP 上面的哪一个高层协议(例如:。

当出现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值就标识后面第一个扩展首部的类型。

6. 区别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答案】(1)电路交换:由于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这是由通信双方之间的交换设备和链路逐段连接而成的,因而有以下优缺点。

电路交换优点:

①由于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所以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

②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方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

③双方通信时按发送顺序传送数据,不存在失序问题;

④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⑤电路交换的交换设备(交换机等)及控制均较为简单。

电路交换缺点:

①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相对较长;

②电路交换连接建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

③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之间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中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因而有以下优缺点。

报文交换优点:

①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②由于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使之具有下列优点:

在报文交换中便于设置代码检验和数据重发设施。加之交换结点还具有路径选择功能,可以做到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同时处于可用状态。这样就便于在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报文可以同时发送到多个目的

地址。这在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实现的;允许建立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使优先级高的报文优先转换;

③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一条通信线路的,而是在不同的时间段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报文交换缺点:

①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经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而且网络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时延就愈大。因此报文交换的实时性差,不适合传送实时或交互式业务的数据;

②报文交换只适用于数字信号;

③由于报文长度没有限制,而每个中间结点都要完整地接收传送来的整个报文,当输出线路不空闲时,还可能要存储几个完整报文等待转发,要求网络中每个结点有较大的缓冲区。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结点的缓冲存储器的容量,有时要把等待转发的报文存在磁盘上,这进一步增加了传送时延。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仍采用存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因此分组交换除了具有报文交换的优点外,与报文交换相比有以下优缺点。

分组交换优点:

①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因为分组是逐个传输的,可以使后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报文的传输时间。此外,传输一个分组所需的缓冲区比传输一份报文所需的缓冲区小得多,这样因缓冲区不足而等待发送的机率及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