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805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牧童短笛

【答案】《牧童短笛》是贺绿汀的一首钢琴曲,开创了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先河,是近代中国钢琴音乐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乐曲采用了变化再现的只段体结构,首尾两段以优美质朴的民歌式主题旋律,通过复调手法,营造了中国式的田园诗情与意境。中段采用主调织体,活泼欢快的情绪与前后两段抒情主题形成对比。该曲虽采用传统的民族调式,但在复调、和声手法的民族化上具有创新意义,并在1934年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中获得头奖。

2. 谭小麟

【答案】谭小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浪漫曲》、《弦乐下重奏》及《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谭小麟的音乐风格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创作和教学中都贯穿着欣德米特的现代作曲理论体系,并力图将其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当时中国乐坛独树一帜。

3. 青主

【答案】青主是音乐美学家、作曲家。青主撰写的音乐美学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是我国近代较早的具有较为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论著。他创作有中国最早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出版了《清歌集》,并与夫人华丽丝合作了歌集《音境》,是我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开拓者、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

4.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答案】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是一个学术团体。该团体主要工作成绩有:深入民间采集第一手资料,整理介绍并出版,如《秧歌曲选》、《眉户道情集》等; 对民间音乐资料进行初步研究,如写作论文《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秦腔音乐概述》等。该会还曾出会刊《民间音乐研究》一期。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对于搜集、保存、整理、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的民间音乐和促使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大量运用民间音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 李叔同

【答案】李叔同是艺术教育家,学堂乐歌代表人物之一。在音乐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为乐歌创作、音乐教育和创办期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

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代表作品有《春游》、《送别》等。晚年出版有《清凉歌集》。李叔同培养了一批优秀艺术人才,并独立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6. 《黄河大合唱》

【答案】《黄河大合唱》是我国人民作曲家冼星海于193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杰出影响的一部大合唱. 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描述了在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痛述了日寇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沉重灾难. 最后又以惊人的笔墨勾画出一幅幅中国人民纷纷起来保卫祖国,反抗日寇侵略的壮丽情景. 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和歌颂了中国人民如火如茶的爱国热情,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大和唱作品。

二、选择题

7. 《解放区的天》曲调根据( )改编而成。

A. 陕北道情

B. 陕北民歌《骑白马》

C. 河北民歌《十字调》

D. 陕北民歌《秋收》

【答案】C

【解析】《解放区的天》,又称《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刘西林于1943年根据冀鲁民歌曲调即河北民歌《十字调》填词而成。歌词: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呀呼嗨嗨伊咳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嗨伊咳呀嗨。

8. 艺术歌曲《采桑曲》的作者是黄自的四大弟子之一( )

A 贺绿汀

B. 刘雪庵

C. 陈田鹤

D. 江定仙

【答案】C

【解析】陈田鹤,中国作曲家。1930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从师黄自学习作曲。陈田鹤创作的《采桑曲》,以清新质朴的五声宫调式旋律,唱出了“今年养蚕十分熟,蚕姑只着麻衣裳”的哀伤,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精神。

9. 下列琵琶作品哪首不是华彦钧创作传世的( )。

A. 《大浪淘沙》

B. 《昭君出塞》

C. 《歌舞引》

D. 《龙船》

【答案】C

【解析】华彦钧创作传世的琵琶曲有三首:《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C 项,《歌舞引》是刘天华于1925年系观意大利歌剧表演引起的灵感而创作的第1首琵琶曲。

10.《码头工人》是聂耳作曲、田汉编剧的独幕歌剧( )中的歌曲。

A. 《扬子江暴风雨》

B. 《洪波曲》

C. 《军民进行曲》

D. 《大地之歌》

【答案】A

【解析】《码头下人》是由田汉编剧、聂耳作曲的独幕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中的一首歌曲。歌曲采用回旋曲式。主题取材于长江码头杠棒慢步号子,表现出工人沉重的劳动,又暗示着他们心中蕴藏的愤怒和巨大的反抗力。四个插部曲调都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主题第四次再现后,出现了激动人心的呼喊和号召,如同内心的愤怒和的反抗力量的迸发,是全曲的高潮。

11.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沂蒙山小调》《嘎达梅林》《对鸟》分别属于我国哪些地区的民歌? ( )

A. 云南、西藏、湖北

B. 河南、内蒙古、浙江

C. 山东、内蒙古、浙江

D. 山东、内蒙古、河北

【答案】C

【解析】《对鸟》是浙江乐清地区的一首民歌,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沂蒙山小调》出自由东,而《嘎达梅林》是内蒙古著名民歌。

12.广东音乐《赛龙夺锦》是由出身于琵琶世家的( )创作的。

A 吕文成

B. 何柳堂

C. 丘鹤俦

D. 严老烈

【答案】B

【解析】《赛龙夺锦》又叫《龙舟竞渡》,属“广东音乐”,由何柳堂创作,是描述中国南方端午节(端阳节),龙舟竞渡的热闹情况,全曲节奏轻快。何柳堂自幼受祖父何博众的熏陶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