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学位办804中西音乐史、和声作品分析、钢琴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答案】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是一个学术团体。该团体主要工作成绩有:深入民间采集第一手资料,整理介绍并出版,如《秧歌曲选》、《眉户道情集》等; 对民间音乐资料进行初步研究,如写作论文《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秦腔音乐概述》等。该会还曾出会刊《民间音乐研究》一期。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对于搜集、保存、整理、研究我国西部地区的民间音乐和促使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大量运用民间音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马思聪
【答案】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被誉为“中国的神童”。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民族风格鲜明、构思新颖、涉猎广泛,代表作有小提琴曲《绥远回旋曲》、《内蒙组曲》、《阿美组曲》,管弦乐曲《西藏音诗》,歌剧《热碧亚》,舞剧《晚霞》,声乐作品《祖国大合唱》等。马思聪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对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3. 《百鸟朝凤》
【答案】我国民间优秀唢呐曲之一,主要流传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区。演奏家在演奏此曲时,常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技巧,细腻地模拟各种鸟禽的啼嗽,神态生动活泼,情绪热烈欢快,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不同地区或不同民间音乐家的演奏,又使乐曲具有不同的地方特点和个性色彩。最著名的《百鸟朝凤》版本流传于鲁西南地区,是由任同样演奏、陈家齐整理的乐谱。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抒情而富于歌唱性,速度由中板转快; 第二部分,乐曲的主体,形象地、生动地模拟各种飞禽啼鸣; 第三部分,热烈欢快的尾声。
4. 萧友梅的《问》
【答案】《问》是一首艺术歌曲。易韦斋词,萧友梅曲,作于1922年,初刊于歌曲集《今乐初集》。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歌词偏于古雅,音乐借鉴德国古典歌曲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作者在祖国外受帝国列强凌辱、内有军阀混战的现实下,忧虑和不满的情感。
5. 黄自
【答案】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沙川(今上海市人),我国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16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开始学习钢琴,1922年开始学习和声,1924年赴美国留学,入欧伯林大学学心理学,1926年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和钢琴1928年转入耶鲁大学继续学习音乐。1929年创作交响序曲《怀旧》并获学士学位并回国1930年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作曲教授兼教务主任. 其创作的题材,体裁丰富多样。作品风格典雅精致,旋律简洁流畅,结构工整严谨,并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音乐家。
6. 谭小麟
【答案】谭小麟,作曲家、琵琶演奏家。谭小麟是近代中国室内乐创作的主要作曲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浪漫曲》、《弦乐下重奏》及《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谭小麟的音乐风格有新古典主义音乐的鲜明印迹,创作讲究作品的整体布局,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创作和教学中都贯穿着欣德米特的现代作曲理论体系,并力图将其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当时中国乐坛独树一帜。
二、选择题
7. 下列乐曲中属于阿炳创作的琵琶曲的是( )。
A. 《欢乐歌》
B. 《三六》
C. 《大浪淘沙》
D. 《行街》
【答案】C
【解析】民间艺人阿炳(华彦钧)所创作的琵琶曲代表作有《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
8. 小提琴与钢琴《夜景》、钢琴《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两首作品堪称中国最早完全运用自由无调性技法进行创作的代表作,它们的作者是( )。
A. 谭小麟
B. 丁善德
C. 桑桐
D 马思聪
【答案】C
【解析】①小提琴与钢琴《夜景》由桑桐作于1947年,为我国第一首无调性音乐作品。该曲是一首标题性乐曲,意图表现静夜湖边,林中夜莺鸣咐,一位诗人独自在湖边徘徊,时而哀伤,时而激昂,最后只有夜莺的歌声和诗人的哀吟的余音的背景。②桑桐作于1947年的钢琴独奏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以同名青海民歌为素材,采用了自由无调性的和声处理方法写成。作者试图将中国民族风格的旋律与现代和声技法相结合。
9. 下列不属于四大名旦的是( )。
A. 尚小云
B. 苟慧生
C. 周信芳
D. 程砚秋
【答案】C
【解析】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周信芳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的创始人。
10.我国最早一篇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是( )。
A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
B.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C. 匪石《中国音乐改良说》
D. 曾志忞《音乐教育论》
【答案】D
【解析】曾志忞在1905年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他有关发展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论文《音乐教育论》。在这篇论文中除了全面阐述为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所需的各种音乐的基本知识外,着重阐述了他对我国普及教育的基本主张。他鲜明地提出要敢于“输入文明”,但又要善于运用这些“输入”的文明来创造自己的音乐文化。为此,他提出要“培养本国教师”,“雇用外国教师”,“编写音乐教科书”,“仿造泰西风琴、洋琴”,以及在“公共地方设奏乐堂”和“选派留日音乐学子”等一系列建议。
11.我国第一部音乐史著作是( )。
A. 童斐《中乐寻源》
B. 叶伯和《中国音乐史》
C. 郑觐文《中国音乐小史》
D. 萧友梅《旧乐沿革》
【答案】B
【解析】叶伯和《中国音乐史》是我国第一部音乐史著作。上卷于1922年10月10日由成都厂服公司印刷; 下卷于1929年11月在成都《新四川日报副刊》连续发表。全书约三万字,主要从文献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在于第一次用文字记录中国音乐历史。
12.作有钢器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等音乐作品的我国音乐家是( )。
A. 贺绿汀
B. 丁善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