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836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虚拟学习社区

【答案】虚拟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

2. computerbasededucation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一般可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课程软件三部分。

3. 信息推送技术

【答案】所谓“推送((Push )”,就是用户在初次使用时设定自己所需的信息频道,此后定制信息将通过Web 自动传输给用户,用户不必每次提出请求。此过程相对以往通过“拉取(Pull )”方式来获取信息具有很多优点。通过信息推送技术,我们能够在因特网的信息海洋中自动获取优质实用的教育信息。

4. 信息技术

【答案】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

5. 活动理论

【答案】活动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活动是人与形成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事物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的过程。人的意识与行为是辩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行为活动是辩证统一的。

6. 程序教学法

【答案】程序教学法是指依靠教学机器和程序教材,呈现学习程序,包括问题的显示、学生的反映和将反映的正误情况反馈给学生的过程等,是学习者进行个别学习的方法。其代表人物是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联结而成。

7. 电子档案袋评价

【答案】电子档案袋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综合性评价,主要是指收集学生自己认为能够证明自己的学习进步、创新精神和知识技能的成果,可以包括计划、中间过程的草稿、最终的成果、以及教师的评价、相关资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电子档案袋评价,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足迹,督促学生经常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8. 信息

【答案】信息,指音讯、消息,是一个抽象概念,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表现形式远远比物质和能量复杂。信息是一个发展中的动态范畴,它随人类社会的演变而相应的扩大或收缩,总的来看信息所涵盖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可以断定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范畴将进一步扩大。作为一个概念,信息的定义呈现出多定义而又无定义的局面。一般来说,与信息这一概念密切相关的词语包括约束(constraint ), 沟通(communication )、控制、数据、形式、指令、知识、含义、精神刺激、模式、感知以及表达。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

二、简答题

9. 你认为什么是绩效技术? 它与教育技术有什么关系? 如何发挥绩效技术在企业培训中的作用? 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1)绩效技术的含义:

“绩效”一词的英语是“performance" ,对它的理解,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见仁见智有不同的理解。我国学者梁林梅对绩效的界定是:“人们在工作场所完成任务的成就和结果”。张祖忻教授对绩效进行了层次上的划分:组织层次的绩效、过程层次的绩效和下作岗位层次的绩效。整体效应的产生依赖于这些层次绩效的一致性。

(2)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绩效技术是教育技术在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的扩展。在2004年“长春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西尔斯介绍了AECT 将在2005年发布的关于教育技术的新定义。在该定义中使用了“绩效”一词,并将94'定义中的“教学”改为“教育”,还赋予教育技术双重研究目的,即“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的领域己由较狭义的教学过程扩展到广泛的教育领域,从学校教育延伸到企业培训; 一种注重培养和提高员工的能力,以追求成本——效益的最优化为目标的“绩效技术”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快速发展。

(3)以绩效为核心的企业培训教学设计方法

(1)以提高自身的绩效为目标,并以企业总的商务目标为导向。

(2)教学设计中应强调任务一绩效过程图的开发。

(3)要创设能真实体现学习者工作绩效的学习情境。

(4)在培训过程中应强调学习与绩效的整合。基于绩效情境的企业培训过程一般包含三个阶段:

①学生学习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要求达到能冉现的程度;

②要求学生把握复杂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广泛地应用到具体工作情境中去;

③个人绩效向企业目标转化阶段。

(5)培训过程中应强调关系绩效的内容。

10.阐述有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答案】教育技术是由三个概念与模式整合而形成的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技术手段与技术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育技术是由三个因素构成的,这三个因素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与运用系统方法。它们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如下:(1)“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面意义包含了学习的效果、学习的个别化、个性化、学习者特征,以及学习过程的理论模型。在这些内容中,关于学习过程理论模型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如果研究分析教学设计理论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最初在20世纪70年代是以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模型为基础而展开过程的设计,80年代则以认知科学的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模型为基础,90年代则又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模型为基础而展开对过程的设计,之后又以对这些学习理论模型的综合应用为基础而展开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所以学习过程的理论模型是影响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因素。

(2)关于“依靠资源”问题,它包含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而物力资源中媒体为主要内容。媒体隐含了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对教学媒体的形态和传播方式起着决定的作用。由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媒体由最初的视听设备发展为计算机课件、多媒体教学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等形式。新技术的发展和学习过程模型的变化,使媒体的教学功能亦不断发展变化,由辅助手段发展为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促进信息内部加工的外部条件和认知建构的学习情境。所以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影响到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即教学媒体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

(3)由于对系统方法的认识的深入,使教学设计理论的操作程序亦由原来的线性循环关系到局部循环进而到非线性的关系。这些也促进了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

所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这三个因素有关,而主要是由于学习过程理论模型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我们也应该从影响教育技术发展的因素上来分析、认识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把握住教育技术是三个概念的整合应用的基本实质。否则就会偏离教育技术的哲学方法和实践方法而成为其他的研究领域了。随着现代学习理论和人工智能理论、脑科学以及新信息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在系统研究整体论方法的运用下,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必将推向更新的高度,并在教学改革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