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911专业理论[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德沃夏克
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答案】创作遍及声乐与器乐的各个领域。作有9部交响曲(如
《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11部歌剧(如《水仙女》)、40多首室内乐(如钢琴三重奏“杜姆卡”)、以诗人爱尔本的叙事诗集《花束集》为题材写作的交响诗(如《金纺车》)等。曾在美国任职,部分作品体现出黑人和印第安人音乐的影响。
2. 瓦格纳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改革传统意大利歌剧,以“乐剧”的新观念影响了19世纪末期的音乐发展,代表作为歌剧《唐豪塞》《罗恩格林》《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3. 纽姆谱
【答案】纽姆谱(neumes )大约产生于8世纪,在9世纪得到普遍应用。当时,为了帮助圣咏的记忆,人们在歌词的上方写下一些简单的记号,以指示声调的变化,这种简单的符号谱被称为“纽姆谱”。如“·”表示一个较低的音; “/”表示一个较高的音; “
“”表示先低后高的两个音; “”表示逐渐由低至高的三个音; “”表示先高低的两个音; ”表示由低而高再回到低音的三个音,如此等等。但是,纽姆谱也有缺点,它只能提示演唱者回忆起旋律,标明音高的大致趋势,不能起到精确的读谱作用。
4.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答案】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创作的两幕喜歌剧,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的戏剧撰台本,剧情为阿尔马维瓦伯爵爱上了巴尔托洛医生监护之下的罗西娜,在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帮助下,他成功挫败了医生拆散他们的企图。歌剧充满智慧与情趣,大段使,“罗西尼渐强”式的咏唱,终场重唱将戏剧推向发展的高潮。这是意大利古典喜歌剧的一部力作。
5. 简约音乐
【答案】简约音乐(minimal music )是用最简单的材料和手段来构造作品,而彻底抛弃西方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发展过程中所聚集的一切繁复厚重的东西。这种音乐出现在60年代后期的美国,后来发展到欧洲。其特征是在有调性的音乐基础上,作无休止的重复,通常自始至终保持同一节奏型,在有限的几个音上作微小的变化,将音乐的运动和发展原则降到最低限度。如赖利的合奏曲《在C 音上》中的高声部不断反复八分音符的c 音,这种音乐意在表述在平淡沉闷的音乐
表象背后,隐藏着极为激进的音乐理念。
代表人物及作品:赖利(Terry Riley)的《在C 音上》,施托克豪森的《心境》,莱奇(Steve Reich)的《为十八位音乐家而作的音乐》和格拉斯(Philip Glass)的歌剧《爱因斯坦在海滩上》。
二、简答题
6. 古希腊的戏剧音乐。
【答案】悲剧是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形式,源于最初的“羊,直接前身是祭祀酒神的酒神颂歌,以合唱为主,后引进一个戏剧演员,与合唱队形成应答人剧”
形式,在悲剧发展的全盛时期多至三位演员同时登台歌唱、吟涌和表演,表演的内容以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为主,在半圆形的露天剧场演出。
悲剧在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利庇德斯手中达到项峰,他们的经典名作: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欧利庇德斯的《美狄亚》堪称人:类悲剧史上的典范剧作,是后世无数文学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源泉,几千年以来常演不衰。悲剧是古希腊戏剧音乐的最高成就。
喜剧源于酒神祭典上的狂欢歌舞,公元前6世纪,诗人苏萨里翁对它进行了改造,使之具有诗歌的结构和合唱歌队,初具喜剧的形式。喜剧形式自由、嘻笑怒骂、针贬时弊,其发展随着希腊民主政治的由强变弱而分期,可分为旧喜剧,中喜剧和新喜剧三个阶段。最著名的喜剧作家是旧喜剧时期的阿里斯托芬,他的代表作有《阿卡奈人》和《鸟》。
7. 简述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
,德国作曲家,对意大利正歌剧【答案】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1714~1787)
CAlceste , 1767). 的成功改革确立了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代表作品有:歌剧《阿尔西斯特》)
, 《伊菲姬尼在奥利德》(Iphigenie En Aufide , 1774)《奥菲欧与优丽狄茜》(Orfeo ed Euridice, 1762)
18世纪中期,等。佩格莱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 1710~1736)的作品《女仆做夫人》(La Serva Padrona )在巴黎上演,引起了音乐史上著名的“喜歌剧之争”,即意大利音乐与法国音乐到底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此,对意大利正歌剧进行改革的呼声日趋强烈。歌剧应该怎样改革? 是继续走正歌剧的路,不放弃返始咏叹调,还是来一次革命? 当时有很多理论家对此进行了阐述,而既能从理论上提出批评观,又能在歌剧创作中实施自己的改革方案的人,当属德国的格鲁克。他改变了意大利正歌剧发展的状况,对歌剧发展,尤其对德国后世歌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格鲁克的改革强调,戏剧内容与音乐表达之间要达到一个更为合理的状态,他的观点适应了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其改革主张主要体现在《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和《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两部歌剧中,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服从诗和剧情的需要,戏剧内容的阐释是第一要素。
(2)放弃返始咏叹调的表达,删除一些不必要的花腔段落,并用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清唱
,咏叹调与宣叙调差别不大。 宣叙调”
(3)歌剧序曲成为歌剧的一部分,参与表达歌剧的内涵。
(4)管弦乐在歌剧中根据内容的需要烘托剧情的发展,而不仅仅处于伴奏的地位。
(5)减少独唱部分,加强乐队及合唱团的作用,舞蹈中也去掉了与歌剧内容不符的哗众取宠的片断。
8. 简述凯奇及其艺术成就。
(1)人物简介
约翰·凯奇(John Cage , 1912~1992),美国作曲家、钢琴家。他是个孜孜不倦的试验家和不遵守音乐规律的人,从印度音乐、禅宗哲学以及中国《易经》中吸取养分,对偶然音乐、电子音乐和无声音乐进行了探索。
(2)代表作品
钢琴音乐《冬天的音乐》(1至20名演奏者),机遇音乐《变化音乐》,无声音乐《4分33秒》《0'00'' 》(任何人用任何方式演奏)等。
(3)艺术成就:
①倡导偶然音乐,创作了《4分33秒》《0'00'' 》等著名作品。在限定时间、寂静无声的演出过程中,来自观众的任何一种声音都成为音乐的一部分,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演绎音乐。该作品反映了他的艺术理念:生活就是音乐,音乐就是生活。
②他的音乐改变了演奏者的作用。在传统音乐中,演奏者在不改变音符的情况下精确地演绎作曲家的作品; 而在偶然音乐中,演奏家在演出时还要参与创作,担负起作曲家的一部分下作。
【答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