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A .

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1944年6月30日,孔祥熙率领一个9人代表团与其他43个国家的730多位代表在这里相聚。当时,整座森林被全副武装的军人严密封锁起来。”这次“相聚”的结果是() A.确立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B.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洋楼更比蜃楼好,谁读坡仙海市诗。”这反映了() A.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 C.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2012年,革命史诗《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播出,从中我们知道周恩来在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并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在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还有() 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 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相符的是() A.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成功。 B.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C.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派;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处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 A.学风开放,思想自由。 B.重文轻理,倡新抑旧。 C.学科齐全,综合性强。 D.规模宏大,名师众多。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