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681国际政治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议会共和政体
【答案】议会共和政体是民主共和政体的一种,在议会共和政体中,议会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只是“虚位元首”而小掌握实权,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并组织政府,政府要向议会负政治责任,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大选。西欧的共和制国家采用这种政体的较多,如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亚洲的印度、新加坡等也实行这种政体。
2. 政治哲学
【答案】研究社会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研究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是政治学与哲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中介环节。卞要的方法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从历史或哲学的层面上解读政治观念,探讨政治生活的目标、精神、真理等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在传统的政治哲学研究中,民主、正义、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和相应的政体设计一直是其研究重点。
3. 政治动机
【答案】政治动机是政治心理的若干构成要素之一。它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它隐藏在人们的政治行为背后,是政治行为的内驱力。政治动机作为一个心理过程,是由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和政治目标两个方面有机构成。政治动机是构成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
4. 双轨制法院体系
【答案】双轨制普通法院体系,它多见于联邦国家。但是,并非所有联邦制国家的法院都是双轨制的。以美国为例,其法院体系由联邦法院和州法院两个相互独立的平行的体系组成。按照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国会在首都华盛顿设立最高法院,管辖以全国为区域的上诉案件。
5. 公民自治
【答案】自治则意味着“人类自我思考、自我反省和自我决定的能力。它包括在私人和公共生活中思考、判断、选择和根据不同可能的行动路线行动的能力”。
随着现代公民政治参与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拓展,必然为自治民主创造有利的条件,表现在:
(1)各主要发达国家公民创制、复决、罢免等直接参与政府组成及其决策的手段的日臻完善;
(2)廉价而快捷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将人人减低公民参与政治的成本,更多的公民将进入参与者的行列。
二、简答题
6. 简述政体的划分标准和政体的主要类型。
【答案】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些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1)政体的划分标准
由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政治学家对政体类型的划分标准也是多种多样的,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最先按照执政者人数把政府划分为君主政府、贵族政府和民主政府; 亚里士多德沿用了这一标准并把它们修正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后来的政治学家们还根据最高权力执掌者的产生方式、任期期限以及国家与政府的结合程度等等提出不同划分标准,并据此把政体划分为不同类型。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不同政体类型概念的运用,可知他们认定的政体类型划分标准主要有两个:
①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的多少,
②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产生方式和任职期限。
(2)政体的主要类型
①从这两个标准出发,古往今来的国家政体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两大类。君主政体一般由君主执掌最高国家权力,君主通常由长子世袭,并实行终身任职。共和政体一般由若千人共同执掌最高国家权力,这些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职期限。按照君主的实际权限,君主政体又可以分为专制君主政体和立宪君主政体。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因而君主的地位和实际权限也不一样,按照这种差别,立宪君主政体可以进一步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剥削阶级国家的共和政体可以分为贵族共和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政体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又可分为议会共和政体和总统共和政体。除此之外,民主共和政体还有委员制政体,其典型国家是瑞士。
②无产阶级国家实行真正的民主共和政体。由于历史条件和各国的情况不同,无产阶级的国家政体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又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从无产阶级政权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有巴黎公社政权形式、苏维埃政权形式和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7. 简要叙述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共同特征。
【答案】(1)与早期现代化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较大的特殊性,总体特征表现为后发J 住:
①发展中国家由于启动政治发展的时期较晚,面临着时间和问题的巨大压力;
②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是一种被动型政治发展,即由于在现代化的历史卜属于晚来者而不得不具有某些特殊的发展逻辑。被动发展意味着缺乏自主的发展。
③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它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因素等也对政治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起点一般都是从殖民主义的历史展开的,这些国家在国家地位、主权独立等方面曾受到巨大的冲击,这对独立后的政治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如缺乏民主、国家的非整合性、法治JG 乏等也会对该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
①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法等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国家的主导作用很明显。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面临着政治体系与整个社会体系的同时发展,而且
由于这些社会的传统性较强、分化程度较低以及广大社会阶层的内在现代化推动力较弱,因此必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以国家为主的干预性过程,政权为促进和调节社会动员而采取的政策,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②发展中国家最明显的所谓后发优势,体现为其借鉴性的特点。早发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盲目性,在探寻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些国家的军事化、殖民化道路就是这种代价的一种曲折反映。这在后发国家中得以避免。在政治发展的目标、方向上,后发国家可以参考早发国家,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政治体系。尤其能体现后发优势的是,早发国家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机制、治理技术,成为后发国家迅速建立稳定有效的政治体系,发挥应有功能的参考条件。
8. 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力量相互作用的发展,政治权力内在地具有膨胀、扩展的特点。
(2)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主要体现在:
①政治权力在其作用范围方面的扩展。政治权力一经形成,就会在内在扩展性的驱使下,最大可能地扩展其作用范围。
②政治权力在其作用层次方面的扩展。政治权力的扩展性驱使政治权力在纵向上的运动,形成政治权力在权力层级方面的扩展,通常,政治权力势将从较低层级向着较高层级扩展运动。
③政治权力在其利益含量方面的扩展。政治权力趋于在其作用的既定范围和层级上,具有更多的利益含量,以强化自己的权力力量,同时,提高权力的效用。
由此可见,政治权力一经形成,就会成为支配性的能动力量,在其内在的扩展性驱使下,政治权力自发地趋向扩展。因此,为了使政治权力按照公共利益的要求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制约。
三、论述题
9. 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运用政治学基本原理思考并回答以下题:
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力一式及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1)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式
①稳步而有序地下放权力,解决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由于权力过分集中是我国政治与行政体制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稳步而有序地实行权力下放,给地方、企业、基层以更多的自主权。
②精简机构,建立方位适当的行政职能体制和高品质的行政指挥系统。
a. 必须坚决裁减冗员,运用法律形式实现国家机构的组织、编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制化。
b. 必须通过转变职能来提高和增强其行政管理的恰当程度。
c. 必须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使内部运行机制不断地趋于完善。
d. 必须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